「老大人的灶咖」美味快閃 凝聚大溪家庭情懷 

李祖翔 |2021.11.22
1967觀看次
字級
「這個真的很好吃呢!」民眾用吃得精光的碗盤表達對餐點的肯定。圖/記者李祖翔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人老了,真的沒有用了嗎?上周六雙福基金會在大溪認知休憩站辦了一場「老大人的灶咖」美味廚房快閃活動,餐後一位年輕媽媽驚訝地說:「孩子很喜歡高熱量、重口味的東西,沒想到今天愛上健康餐!」而餐點製作都來自雙福服務的長輩。

當民眾踏入社區關懷據點大溪認知休憩站,一眼就能看到廚房中佩芳伯伯忙碌的身影,不過70歲的伯伯可不是小幫手,大溪崎頂日照中心主任黃芮芯透露,他是「總鋪師」,當天的掌廚者。

伯伯40年的手藝驚為天人,後來更為快閃活動設計菜單、試煮、擺盤,很難看出患有帕金森氏症,伯伯的拿手菜更引出另一道隱藏美食「大溪阿婆豆干」的阿婆出手相助。

佩芳伯伯以40年總鋪師經驗,為活動掌廚。圖/雙福基金會提供

廚房裡,78歲的大妹阿姨手有些兒顫抖,但不是年老力衰,仔細看,她是在努力測量白飯的重量,因為主任說,給民眾吃的是健康、控制熱量與澱粉量的「養肌餐」,所以馬虎不得,也堅持量完22份餐。

大妹阿姨細心為用餐民眾測量飯的公克數。圖/記者李祖翔

客人就位,69歲的吳阿姨推著餐車上菜,有時她會皺著眉頭,主任無奈:「阿姨自我要求很高,總希望每個流程都滿意。」有人問73歲的陳阿姨,對自己煮的菜滿不滿意?阿姨說「還可以」,但在人家說明明就非常好吃後,也立刻改口,笑著說:「那就好!」原來她們都想證明寶刀未老。

阿姨希望每個流程都好,圖為她滿意的一刻,臉上露出笑容,民眾也很期待餐點。圖/雙福基金會提供

共融不需刻意 學習樂齡人生 

簡單的社區活動,結果大獲好評,無論是事前發出訊息立刻預約滿單,或企業董事長、議員辦公室和民眾熱情響應,最大原因可能是雙福在地深耕的苦心,民眾確實有感,加上佳餚美味,讓人流連忘返。黃芮芯特別透露,要兼顧健康與美味,功臣首推紅樓餐廳的主廚夫婦,傳授「不加味素也好吃」的祕訣,佩芳伯伯也是箇中老手,強調「菜搭得好,原味就能很好吃」。

一起享用的雙福執行長陳建州說:「我一直期待在這裡看到溫馨、社區共融的畫面,可是直到結束才發現這裡有的是一種『自在』,像一家人,彼此互動是那麼理所當然、沒有防備。」他很欣喜民眾大方接受被拍攝,還主動找長輩合影打卡、認真聽日照中心的故事。

雙福基金會執行長陳建州(左1)與日照中心主任黃芮芯對美味廚房快閃活動很滿意,覺得長輩的能力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圖/雙福基金會提供

而一個小小的快閃活動,滿足了社會性、腦力啟發、身體功能培力和職場參與的功能,對長輩和社區都好,所以他們決定持續辦下去。

「下次還要來嗎?」一位媽媽問,小朋友點點頭:「要啊,真的好吃。」其他民眾也留言:「期待,下次見。」真正的陪伴與支持不需要刻意渲染,原來堅持、用心一定會被看見。

展望福利、熱誠服務是雙福基金會成立的宗旨,不只提供長輩現階段的物資、營養和生理照顧,也正著手心靈關懷,美味廚房就是其中一項,讓長輩的能力被社區看見,陳建州堅定地說:「人老了,不是沒有用了,這個活動更證明我們都要學習去過自在的樂齡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