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沒有辦公室的管理

文/如常法師 |2021.11.21
2750觀看次
字級
佛館首任館長慈容法師陪同星雲大師至佛館大覺堂關心表演團體彩排。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領佛光山僧俗二眾,於佛館禮敬大廳前歡迎中華民國外交使節團來訪。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來館巡視,館長如常法師陪同關心遊客。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文/如常法師

被各界譽為全方位創意大師的星雲大師,對事物的看法及構思常有超然的眼光,我隨師左右,經常佩服不已。尤其是大師的管理奧妙,對我有著深刻的啟發及影響,比如佛陀紀念館很特別的一件事 ││沒有辦公室的管理。

好的管理人 不坐辦公室

佛館首任館長慈容法師就任時,曾問大師說:「師父,我要在哪裡辦公?」當時大師的回答讓我很震撼,「你在接待中辦公,你在會議中辦公,你在巡館的時候辦公,一個好的管理人,不應該坐在辦公室。什麼時候坐在辦公室呢?晚上關館了之後。」

這樣的觀念,大師自身數十年來充分實踐。大師很少坐在辦公室裡,他以流動性的關心、流動性的管理,管理出海內外三百個道場。因為沒有自處一室的辦公地點,因此大師所到之處,隨時可以坐下來開示、隨處可以跟大家打成一片。

因為這樣的管理文化,如今大家來到佛館若要找館長室,那是找不到的。每當信眾或法師們問我辦公室在哪裡,我常常回答說,我們可以在禮敬大廳見面,我在那邊等你;或是約在行政中心三好塔,在本館展覽處的貴賓室、一教塔的會議教室、殿堂法務處的接待室……。這些地方都不是館長室,也都是館長室。

不去關心 只是紙上談兵

剛開館時我擔任副館長,負責全館的展覽及活動,每次大師到佛館巡視,他的輪椅一進來,如果看到我們所有人伏案辦公,就會訓示一番:「辦公室裡這麼多人坐著辦公,可見你們都沒在辦公。」

這句話真有禪意!但我心裡想,大家這麼忙,好多的藝術行政、好多的接待工作都要處理,大師怎麼說我們都沒在辦公?

大師說,「如果你帶領的行政團隊都坐在辦公室裡,就永遠不曉得佛館的每個角落發生了什麼事,永遠不曉得遊客在園區裡參觀、吃飯、走路,到底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如果這些你們都不去關心,那麼埋頭做出來的所有計畫,永遠都只是紙上談兵!」

這段話真是如雷貫耳,對我影響非常巨大。後來只要佛館辦活動,我就不讓任何人坐在辦公室,全部都安排到現場去。

真正的管理 觀察與關懷

因為沒有館長室,所以全館都是我的辦公室,我所有時間幾乎都在移動中。一下子在本館開會,一下子在三好塔、會議教室討論,一下子又到了客堂、禮敬大廳、國際會議中心會晤各界人士。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從中觀察到許多問題,同時可以真正關心工作人員的情況、遊客參觀的需要。這讓我有一個非常深切的體驗,真正的管理是觀察,真正的管理是關懷。

我不論什麼時候到了哪個單位,不論是巡館檢視或陪同貴賓參觀,所有主管、工作人員的機動性都非常強,隨時可以準備茶水開會,隨時可以如禮接待,隨時可以接受巡檢。 

佛館一共有三十二個單位,沒有辦公室的管理,凝結大家的共識,彼此照應、互相幫忙,形成了非常好的默契。大家知道彼此在做什麼,也共同關心館內發生的大小事。

三十二個單位看似分工,但更是合作;看似分屬不同的處室,卻是一個紮紮實實的生命共同體,完全串連在一起。這都是大師的管理哲學,讓佛館的運營體系,永遠處在充滿活力的狀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