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破虛空歸去來

文/姬天予 |2021.11.18
1218觀看次
字級

文/姬天予

他拿起一個枕頭,朝著門窗上奮力一擲,撞擊的聲響猶如一聲悶雷,這個枕頭帶著主人最後的手溫,就這樣的被寫入了燈錄,它靜靜的躺在那兒,而如悶雷的聲響也傳過千年,響在參禪者的座前。

枕頭的主人是張商英,他是宋徽宗時的宰相,也是一位臨濟宗開悟的禪者。他從原本的排佛、信佛到開悟,有著一段曲折的故事。就像一個人初入寶山,因為雲霧遮漫而一無所見,等到雲霧散去,看見了寶山中偉觀的亭台樓閣,這才相信了佛家不可言說的妙好和富麗。

張商英本來不信佛,他中了進士以後,在通川縣任命為主簿一職。有一天,他來到一座佛寺,無意間,看到擺列在書櫥中的《大藏經》,而一位禪師正在恭謹的拂拭著藏經,張商英頓時怫然不悅,儒家的聖賢書籍難道比不上這些胡書?而這些胡人的書籍,怎值得這僧人如此的尊奉呢?

回到家以後,他悶悶的坐在書房裡,鋪開了卷紙,輕研墨,慢舔筆,他總該站在儒家的立場說上幾句話吧。夜深人靜,鼓敲三更,他兀自沉思著。

這時,他的妻子走了進來,問他怎的還不去歇息?

「我正要寫一篇無佛論。」他說。

「既然無佛,何必去寫他?應當寫有佛論才是。」他的妻子說。

一語猶如棒喝,讓張商英一時作啞;他的妻子又說,既要作論,總得先了解一下佛經啊。張商英想了想,頹然的丟下了筆,這個無佛論,就先擱著吧!

又過了一段日子,他偶然去拜訪一位同列,看見佛龕前擺著一部《維摩詰經》,張商英一時好奇,就拿起經來信手翻閱了幾頁,當他看到「此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時,心下大驚:「胡人的書竟然能夠寫出這樣的語句!」就是這一線靈光,石破天驚般的透進了張商英的心中,他折服了。此後,他開始閱讀佛經,精研禪法,他護持道場,獎掖後進,成為寫進燈錄中開悟的禪者。

元祐六年(一○九一),他奉命赴任江南都轉運使。他在前往南昌的途中,曾特地到廬山的東林寺,去參謁照覺總禪師,總禪師推薦了兩位禪師給張商英,分別是兜率寺的從悅禪師和玉溪寺的紹喜禪師。

當年的八月,張商英經過分寧縣,各寺的禪師都來迎接,張商英就將禪師們都請到了雲巖寺,讓五位長老登壇說法、各呈禪機。

他為這場盛會寫了一個偈子:「五老機緣共一方,神鋒名向袖中藏。明朝老將登壇看,便請橫戈戰一場。」從悅是最後一位登壇說法的,他提綱挈領,論說貫穿其他四位禪師的法要,他的說法深深打動了張商英,張商英為之大喜,就決定當晚住到兜率寺。

他們來到了寺院,院裡飄著江南的幾絲秋意。張商英注意到有一處亭子,但見竹筒捩轉,水聲濺濺,更增添了院中的空靈禪意。

「此是甚處?」張商英問。

「擬瀑亭。」從悅答。

「捩轉竹筒,水歸何處?」張商英語中問劍。

「目前薦取。」從悅的回答劍斬兩頭。

張商英一時不解,便佇立在當地思索這句話的意思。

「佛法不是這個道理。」從悅說。

到了晚上,禪院寂寂,秋蟲唧唧,兩個人在燈下交談,這是一場禪師和名臣之間的盛會。張商英自認已經在照覺總禪師處獲得印可了,但從悅卻不認可張商英對禪法的見解。兩刃相交,無所閃躲,禪道機關不露,一番箭鋒相拄後,從悅舉德山托鉢的公案讓張商英去參究,然後就獨自回到丈室,關上門休息去了。

德山托鉢的公案讓張商英深入疑情之中,這疑情如同一枚卵,若能夠啄啐同時,則卵破而雛出。現在從悅已啄,就剩下張商英的最後一啐。張商英此時如劍刃上走、如冰凌上行,一時參悟不得,他悵悵然無法入眠,輾轉在床榻之上。到了五鼓,他垂在床沿的腳,在無意中踢翻了尿盆,霎時之間,猛然塵盡光生,內外通透。他急忙坐起,匆匆的穿上衣服,就趕到從悅的寢室外頭。

「我已經捉到賊了!」張商英在門外大聲報著訊。

「贓物在甚麼處?」從悅問,張商英就舉手叩了三下門。

「且回去,明天再相見。」從悅答。

第二天清晨,兩人相見,張商英將開悟的境界,寫成一首偈呈給了從悅:「鼓寂鐘沉托鉢回,巖頭一拶語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記來。」這首偈子表達了張商英的悟境。

張商英終於獲得了從悅的印可,並寫了一個長偈給張商英,張商英對從悅甚是感戴。從悅在元祐六年(一○九一)去世,大觀四年(一一一○)張商英任為宰相時,就奏請徽宗賜給從悅「真寂」的諡號。

張商英成為佛教有力的護法,他和禪師多有交往。例如泐譚文準和尚示寂,荼毘後眼睛、牙齒和數珠不壞,大慧宗杲禪師於是從龍安來拜謁張商英,請張商英寫了一篇塔銘。另外,他在河南府時,曾與圜悟克勤禪師談華嚴要旨,又在善溪時會見過覺範慧洪。另一件盛事,是在宣和二年(一一二○)的春天,他延請大慧宗杲禪師到府中作法喜之遊,並囑咐宗杲「子必見圜悟,吾助子往」,這對宗杲參謁圜悟克勤有著決定性的鼓勵。

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他八十一歲。這年的十一月,一天的黎明,張商英在臥室中,他口說遺表,讓子弟們書寫下來。當一切安排妥當了,他拿起枕頭擲向門窗,聲音有如雷響,在大家驚惶之餘,回頭一看,張商英已安然薨逝。他的〈臨終偈〉寫著:「幻質朝章八十一,漚生漚滅誰人識。撞破虛空歸去來,鐵牛入海無消息。」

張商英是禪宗中極少數留下臨終偈的士大夫,他的臨終宛如一齣充滿禪機的短劇,當他在撞破虛空歸去來時,拿起枕頭奮力一擲,這是甚麼意思?那擲在窗上的聲音,宛如高空遠雷一般,隆隆的傳了千年,餘音裊裊而渺遠,到如今,仍響在參禪者的座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