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周穎萱作品〈群聚現象—降落的鳥〉。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昨天開展,今年以「蛻」為主題,共有二十三個國家地區、八十九位藝術家,計一百二十九件作品參展,且採實體與線上同時展出,期待在疫情當下讓紙纖維的手作質感暖慰人心。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表示,根據基因定序,台灣被認為是構樹早期源起地方之一,雙年展邀請來自法國的Jan Fairbairn Edwards與台灣纖維藝術家楊偉林共同擔任策展人,用構樹皮為主要媒介的手抄紙創作,與融合天然、回收纖維等具備「綠工藝」創作意涵的作品,呈現台灣與國際藝術家優質的「紙創力」。
今年展覽分兩地,工藝文化館以「變化—人類世的纖維地景」為題,展出天然或回收纖維材料搭配運用他種天然材質;工藝設計館則以「當代構樹—反映製作者的靈與魂」為題,著重藝術家尊敬造紙的歷史傳統,運用構樹纖維作為主媒材的手抄紙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