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招弟
對居住宗教小鎮四十年的我來說,早習慣年頭到年尾的鑼鼓喧闐,與滿街似潮水的進香客;也樂當帶領親友搜尋小吃與特產的饕餮客,同時行銷小鎮的種種,特別是知名廟宇和廟會盛況。但之前疫情嚴重,改變了我的思惟,自問「還要表相介紹這小鎮嗎?」答案當然不,乃起心動念跟著文史義工穿街走巷探訪未曾接觸過的老宅古井等。
我輕倚三合院古厝門扉,聆聽豪門「喝水會堅凍」的過往,而為今日「人去樓空」的空蕩荒蕪嘆息;也因一口座落廢墟庭院倖存的清澈老井照見大戶沒落影像感慨不已;另有棟書香老宅蛛網盤繞、牆堵斑駁半塌至出入無路,但讚賞牆縫頑強的榕樹示範了堅強活下去的勇氣。轉角老民宅的窗櫺、梁柱為時代做了見證;我因古寺充滿神蹟、生動的壁畫悸動莫名。走踏間,心頭無由生起「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深深感觸。
小鎮曾是繁榮港口,鋪號郊行林立。但曾幾何時,這風姿綽約的貴婦隨歲月淘洗老去,「白頭宮女話天寶遺事」成式微大戶無處話淒涼的寫照,也成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隱藏版小點小景,處處有故事、點滴是歷史,此時不去探訪更待何時?
踏查尾聲已是近午時分,鑽出彎繞巷弄之同時,適巧撞見巍峨房舍矗立眼前,其雕花銅門在陽光映照下,顯得金碧輝煌又閃亮,我祝禱門扇內人家能永遠幸福下去。
從這趟微旅行中,我閱讀到小鎮的興衰更迭,也體悟出繁華落盡方見真章的道理。我望向正午熾熱耀眼的陽光,祈願疫情漸緩之後,小鎮每個片刻都烙出燦爛的永恆,國人也能活出豐盈的每個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