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堪為友】 肯氏蒲桃 印度閻浮樹 文/德禪 |2021.11.07 語音朗讀 1723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聚繖花序的花朵,看起來親和力十足,像一個個梨渦。圖/德禪肯氏蒲桃枝葉茂密,是壯闊的高大喬木。圖/德禪 文/德禪肯氏蒲桃(Syzygium cumini)是桃金孃科的常綠大喬木,原產於印度半島和它的毗鄰地區;於1910年日據時代,引入台灣栽種,多作為庭園、公園、校園的觀賞植物或行道樹,枝葉茂密是其特色。由於它在原產地的英文名字是jambolan,故被翻譯為堇寶蓮。而果實的形狀和顏色,又被稱為印度黑莓、馬拉巴李、烏梅、黑墨樹等。可愛小果實冒出。圖/德禪肯氏蒲桃的花與果。圖/德禪肯氏蒲桃的株高約10公尺至15公尺,在印度也有高達30公尺、樹齡超過100年的紀錄。樹幹通直,基部深灰褐色,愈往上樹皮顏色愈淡。基部樹皮粗糙,破裂而剝落;上部淺灰色,多分枝,部分枝條下垂,平滑無毛。葉呈闊橢圓形單葉,對生,薄革質全緣;葉基圓鈍,葉端銳尖;嫩葉粉紅色,老葉深綠色而有光澤,葉柄粗短,中脈淡黃色。葉片呈寬橢圓形。圖/德禪肯氏蒲桃的小花一朵朵,綻放滿樹花朵時,十分柔美。圖/德禪在台灣,4至9月可以看見開著淡黃色小花的肯氏蒲桃,它的花呈聚繖花序,腋生,分岐,具香氣。鐘形花萼,先端4裂,裂片卵形,被視為花瓣,裂片早落。雄蕊多數,白色花絲伸出,花藥小,花粉囊黃色;雌蕊1枚,花柱白色。授粉後,萼筒和子房發育成長橢圓形或卵球形漿果,基部歪斜,萼筒宿存;幼果淡綠色,漸轉為粉紅色、深紅色、紫黑色,皮薄肉厚,甜中帶酸澀。成熟的落果外觀像葡萄,果肉紅色,通常只有橢圓形褐色種子1枚。果實可食,亦成為鳥的誘食。肯氏蒲桃的幼果淡綠色,漸轉為粉紅色、深紅色、紫黑色。 圖/德禪看過掉落路面上的這種落果嗎?它就是肯氏蒲桃的熟果。圖/德禪在印度,肯氏蒲桃名為「閻浮樹」或「贍部樹(jambu)」,傳說中的世界四大部洲中,在須彌山之南者,因為有這種大樹而名為南贍部洲。後秦鳩摩羅什法師譯《大智度論‧釋報應品》第三十五卷:「閻浮,樹名,其林茂盛,此樹於林中最大。提名為洲,此洲上有此樹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為閻浮檀金。以閻浮樹故,名為閻浮洲。」在台灣高雄的佛光山藏經樓周圍,也有肯氏蒲桃樹。圖/德禪隋代闍那崛多法師等譯《起世經‧閻浮洲品》第一卷:「此閻浮洲有一大樹,名曰閻浮,其本縱廣亦七由旬,乃至枝葉垂覆五十由旬。於此樹下有閻浮那檀金聚,高二十由旬,以此勝金出閻浮樹下,是故名為閻浮那檀。閻浮那檀金者,因此得名。」據說植物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 原本幫山油柑命名為Myrtus cumini,而為閻浮樹命名為Jambolifera pedunculata。其中,cumini是cuminum的形容詞;cuminum則為繖形花科孜然芹屬的屬名,本意指山油柑具有孜然芹屬植物的屬性。因為陰錯陽差,兩者學名被對調誤置。後來閻浮樹被歸入蒲桃屬時,正式命名為Syzygium cumini;台灣則據以翻譯為肯氏蒲桃,但「種」小名cumini確實不是來自姓氏。剝裂狀樹皮。圖/德禪肯氏蒲桃的花凋萎後的模樣。圖/德禪 前一篇文章 創藝燈籠── 點亮祝福心 下一篇文章 【尋花覓果】 羅漢松的花與果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草木堪為友】馬尼拉欖仁 綻放一樹煙花【草木堪為友】山黃麻 低山溪谷的大哥【草木堪為友】麵包樹 會生麵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