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德聖
東京奧運結束後,國內掀起了一陣桌球熱。
我自小個頭矮小,運動神經差,唯一擅長的運動就只有桌球。桌球不需壯碩的體格,也不需強大的力量,仰仗的是靈活的頭腦和細膩的手法,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運動。國小時,買了生平第一支桌球拍後,便到處征戰。學校、公所、活動中心,只要有擺設桌球桌的地方,就不難看到我的身影。
有時也會到同學家打桌球,有的擺在客廳,一桌多用,是書桌、是餐桌,也是工作桌;有的塞在車庫一隅,狹隘的空間身手難以伸展;還有的是行動球桌,平時收納起來,要廝殺時才會在庭院一角架立起來。不論如何,家裡能擺上一張桌球桌,都是富裕和地位的象徵,讓人心中好生羨慕。對我而言,卻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成家立業後,蓋了人生第一棟房子,買的第一件家具就是桌球桌。四樓的透天厝,空間夠大,球桌放置頂樓,成了家裡的運動中心,不想出門時,就邀約家人一起打球。長長方桌上,白色小球在球網兩側來回跳動,忽遠忽近、忽快忽慢,帶給家人無盡的歡笑。
停課不停學期間改成線上教學,小孩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不但無法舒展筋骨,視力也堪憂。這時,利用到頂樓打打桌球,活動身體也促進親子關係。
當小孩抱怨防疫在家的生活好無聊時,我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們,在這動盪的時刻,外面的世界不是人心惶惶,就是人仰馬翻;我們可以健健康康的,還有一塊小小的天地共享天倫之樂,應該知足並充滿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