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好學的劉俊廷不僅獲得興大興翼獎學金,更期許未來要「當一位手心向下的人」,將所學回饋社會。圖/劉俊廷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因罹患巨結腸症,就讀中興大學的劉俊廷,三歲起就開始進行腸道手術,迄今已開刀十六次,不只留下許多手術傷疤,高中更請了三百天病假;儘管長年被病痛折磨,並沒有因此擊倒他,反而讓劉俊廷比誰都樂觀正向,刻苦好學的他不僅獲得興大興翼獎學金,更期許未來要「當一位手心向下的人」,將所學回饋社會。
回憶與疾病為伍的日子,今年十九歲的劉俊廷說,自己出生不久就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巨結腸症,三歲時進行腸道手術,卻併發壞死性肌膜炎,後來又因免疫系統失調,罹患克隆氏症,時常出現消化道潰瘍,會莫名出血與發炎,讓他從國中起就長期服用類固醇、抗生素等藥物。
去年五月更因潰瘍加劇,而在手術台上經歷一場生死交關的大手術,共經歷了長達十小時的大腸切除、皮瓣移植的開刀過程,當時就連醫生都沒有把握可以順利完成手術。
「手術完成後,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要上大學。」劉俊廷說,為了能早日出院上大學,他插著頸動脈導管,忍痛下床走路復健,最後終於在不到一個月內出院,在去年九月順利進入興大就讀。
來自低收入家庭,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劉俊廷,為改善家中經濟努力讀書,將心力全投注在課業上,不只在校成績優異,他更藉由網路平台自學,寫下三十五本筆記,自己學會吉他、鋼琴、電繪等才藝,樂觀向上的態度不僅令全校師生都很感佩,更獲中興大學興翼獎學金肯定,可獲得四年四十萬元的獎學金來減輕醫療費負擔。
或許是因為長年與病痛相處,讓劉俊廷年紀輕輕就對生命有深刻體悟,他談到「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成為照亮別人的光」,會利用大學生涯努力涉取知識,學有所成後,能發揮所長當一位手心向上的人,回饋社會各界長期來對自己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