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不同天出生 馬偕跨團隊平安守護巴掌姐妹花 |2021.10.27 語音朗讀 10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馬偕醫院跨團隊合作,在疫情期間守護相隔12天出生的早產雙胞胎姐妹。圖/馬偕醫院提供 【本報台北訊】馬偕醫院27日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間,院內周產期及新生兒醫護團隊,照顧間隔生產的雙胞胎早產兒歷程,巴掌大的姐妹花分別住院120天及92天後,終於在9月初相繼出院返家團圓。馬偕醫院高危險妊娠學科資深主治醫師陳宜雍說,31歲的產婦鄭太太體質不易受孕,先前就曾流產,本次透過試管嬰兒懷上雙胞胎姐妹,醫療團隊絲毫不敢大意,14周就替鄭太太進行子宮頸環紮術。但鄭太太在懷孕23周時就腹痛出血而住院安胎,不久後出現產兆,陳宜雍說,以周產期醫療的專業判斷,胎兒在子宮內每多留1天,成熟度及存活率即能提升一些,因此選擇替鄭太太進行雙胞胎間隔生產。在馬偕團隊協助下,鄭太太先自然產出23周6天、570公克的姐姐,同時間迅速修短臍帶再塞回子宮,投以抗生素及安胎藥物密切觀察,並再次施以子宮頸環紮後安胎治療;12天後鄭太太胎盤剝離合併大量陰道出血,在25周4天剖腹產出830公克的妹妹。圖/中央社馬偕醫院指出,雖然25周出生的妹妹肺部發育仍不夠成熟,但呼吸較有力且活潑好動,使用呼吸器與住院天數較短。而23周出生的姐姐,則一路驚險,面對肺水腫、肺出血、低血壓、腦室出血等難關,陸續接受動脈導管結紮手術、腎上腺皮質素治療、持續插管使用呼吸器等,之後還出現視網膜病變。所幸展現強韌生命力,讓醫護團隊士氣大增。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資深主治醫師張瑞幸解釋,全國疫情警戒第3級期間,無法讓家長進入加護病房探視小孩,僅能透過電話詢問病況,團隊同理父母焦急、渴望得知孩子現況的心情,遂使用封閉式的社群媒介,每天提供照片及影片,讓家長們同步掌握孩子的進步與成長。鄭太太也回憶住院安胎生產過程,由於雙胞胎中的姐姐生產後就遇到疫情警戒升級,孩子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後,只探視過1次就無法再探視。鄭太太說,儘管心慌但完全信賴馬偕團隊,坐月子期間她也努力採集母乳供應給雙寶,每日醫護團隊提供的照片及影片也讓全家人同步了解孩子們的近況。雙胞胎早產姐妹花在馬偕團隊及母乳滋養下成長,因疫情所需,鄭太太取得PCR檢測陰性證明後,進入新生兒中重度病房學習早產兒居家照顧、新生兒急救術與居家照護儀器使用。圖/中央社姐妹倆分別於住院120天、92天後,陸續「畢業」出院返家團圓。如今姐妹花的矯正年齡已滿月,體型已接近同齡孩子。高危險孕產婦及極低體重新生兒照護的歷程非常複雜且充滿變數,陳宜雍說,事前與產婦與家屬的溝通相當重要,如間隔生產也並非每次都會成功。陳宜雍提醒,產婦曾流產史或有高危險妊娠條件,如高齡、疾病史、妊娠糖尿等,盡早與主治醫師溝通醫療計畫並了解每個孕程可能的風險,也建議即時轉診,以增進高危險孕產婦及胎兒的安全與健康。 前一篇文章 台灣之光 咖啡渣製鞋賣全球 下一篇文章 動物園、兒童新樂園周六起 全面開放飲食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3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4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5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6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2025.11.0307【傾聽你我他】別為金錢傷感情2025.11.0308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9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10【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西拉雅部落學校 傳承文化佛光山書蔬展開幕 聚焦天天行三好鳳凰將轉中颱 下周二雨勢最大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盼教育融入佛法彰濱海上光電板火警 環團促追查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