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江峰平、陳昭良大樹報導】「師父!我們來了!」自世界各地、參加佛光山二○○七年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會的戒子,報到時響起一陣興奮的聲音,讓安靜的選佛場震撼。
戒會三日在開堂和尚慧昭法師為大家作進堂說明,講解戒會的流程、應遵守的規矩外,並請引禮法師示範「過堂」(用餐)的威儀與方法、學佛行儀、穿搭海青等應注意事項,為戒會揭開序幕。
講戒部分,由得戒和尚、佛光山住持心培和尚講授「五戒」、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暨人間福報發行人心定和尚講授「菩薩戒」,並安排慧昭法師為青年講五戒;講戒前,各壇口皆遵照戒會儀軌進行傳統請師儀式。
心培和尚指出,佛陀在印度說法四十九年,弟子以佛陀為師,涅槃後則「以戒為師」,因此大家受戒後,就必須持戒,能持戒就如黑暗中得到光明、貧者得到寶藏、生病恢復健康。開堂和尚慧昭法師則針對青年常有的疑問與會遇到的問題,融入五戒當中講授。他表示,持戒是「以己度他情」,即以自己的心情,推度別人(一切眾生)的心情,經中稱為「自通之法」,這與孔子所說「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道理相同。
「菩薩道的精神就是學佛之所學、行佛之所行」,心定和尚表示,每個人的心都具足佛性,「但有佛性而不發菩提心,如同種子無法在田裡發芽。」受持菩薩戒除了讓自己成為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更能時刻提醒自己要防非止惡、積極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