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賞析》鴻 雁

陳牧雨/文‧圖 |2007.11.04
1536觀看次
字級

鴻是野鵝,雁是野鴨,他們都是候鳥,常被並稱。

每到秋天,人們就會看到人字形的鴻雁自北向南飛。這種大遷徙配上秋天的背景讓人感到哀傷,尤其如果你也是流浪在外的遊子,則更會有觸景生情的感嘆。

因此鴻雁在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既是美麗又帶點淒涼。《詩經.小雅.鴻雁》中的「鴻雁于飛,哀鳴嗷嗷」,「鴻雁于飛,肅肅飛羽」,為我們留下了「哀鴻」的典故。著名的初唐詩人王勃在他的〈滕王閣序〉中也有:「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名句。

鴻雁以井然有序的人字形飛翔,據說是因為第一隻帶頭的鴻雁已經畫破了氣流,因此在後面的飛雁就能減輕長途飛行的勞累。

因此禪宗裡有所謂的「雁門關」,就是指參禪的工夫要做到如雁行般不夾雜、不間斷而綿綿密密,且要不執著自己所做的功德,就如雁鳥從空中飛過,不留痕跡。

當然歷代畫家也常常以鴻雁作為入畫的題材。清朝畫家邊壽民就以專畫鴻雁出名。近代台灣的已故畫家──楊襄雲先生也是個中翹楚。

畫雁宜配以秋景或水邊景色:如蘆葦沙洲等。雁雖為群體行動,然而畫孤雁卻也可以表達另一種意境。

「失群寒雁聲可憐,夜半單飛在月邊」(庾信),「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杜甫),「孤雁去何急,一聲愁更聽」(梅堯臣)。

孤雁的形象成了文人、畫家筆下,表達思親之情,或失意之歎等借物寄情的最好對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