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管法修正草案 2050淨排放入法 |2021.10.21 語音朗讀 10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溫管法修正草案,除更名「氣候變遷因應法」外,並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圖/劉學聖 【本報台北訊】環保署今(21)日預告溫管法修正草案,除更名「氣候變遷因應法」外,並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也增訂對國內排放源徵收碳費;另參考國際經貿情勢,對高碳含量進口產品徵收碳費等。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預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擬將法案名稱修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預告期間60天,修法提出強化行政管制、完備經濟誘因、確立部會權責及增列調適作為等4大修法方向,並明確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環保署發布新聞稿表示,草案中增訂對國內排放源徵收碳費,並將收入專款專用於辦理溫室氣體減量工作、發展低碳與負排放技術及產業、補助及獎勵投資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以促進溫室氣體減量及低碳經濟發展。另外,因應國際為避免碳洩漏而推動碳邊境調整機制趨勢,增訂未來中央主管機關得對特定產品訂定碳含量計算及認定方式,並參考國際經貿情勢,對高碳含量進口產品徵收碳費,以維持產業競爭力。這次修法也強化碳足跡管理機制及產品標示,藉由延長生產者責任及提供民眾低碳的消費選擇,促使廠商生產低碳產品;同時將二氧化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等納入規範,以利相關負碳技術發展。環保署表示,草案中提升層級強化氣候治理,明定中央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協調、分工或整合國家因應氣候變遷基本方針、跨部會相關業務相關決策;由中央主管機關負責整合各部門行動方案擬訂國家減量計畫;地方政府增設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協調整合因應氣候變遷事務。圖/劉學聖草案中增訂氣候變遷調適專章,調適專章從基礎能力建構、科研推估接軌、確定推動架構等3重點著手。包含政府應推動調適能力建構事項,並融入國民、事業、團體應致力參與責任;第二就強化科研接軌,由中央科技主管機關綜整氣候變遷科學、情境及風險資訊,定期公開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各級政府進行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做為調適推動依據。第三則確定氣候變遷調適推動架構,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權責領域調適行動方案」,中央主管機關整合擬訂「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地方政府訂定「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強化因地制宜的調適策略,透過每年編寫成果報告,踐行資訊公開及公眾參與程序。圖/劉學聖修法並納入對製造、運輸及建築等各部門排放行為管制機制,也強化對事業或各級政府提出自願減量計畫,據以執行溫室氣體減量措施者核予減量額度誘因機制,雙管齊下促進減量。環保署強調,修法過程分別與鋼鐵、光電半導體、水泥、造紙及玻璃業、煉油、人纖、石化及基本化學、電力等各大產業、民間團體及各部會等研討座談計17場次,經彙整各界意見提出修正草案。 前一篇文章 全球暖化增苦果 熱危害恐致勞工患慢性腎臟病 下一篇文章 比哥倫布早471年 維京人1千年前現蹤北美 熱門新聞 01【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2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3南天健康日 身心靈課程吸引社區民眾2025.11.1004鳳凰撲台 今明北東雨量恐紫爆 2025.11.1005COP30揭幕 關注氣候人權與森林2025.11.1006巴黎佛光人 重陽敬老長幼同樂2025.11.1007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常不輕2025.11.1008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悲智雙運2025.11.1009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推人間佛教國際化2025.11.1010巨型蔬果牆 行銷中台灣2025.11.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涵管便道拚10天搶通 馬太鞍溪左岸 將建600公尺長堤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嘉明湖步道 恢復開放射箭亞錦賽 戴宇軒、李彩綺混雙摘金馬太鞍溪溢流 國軍、機具助清淤司馬庫斯美景 觀光署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