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表示將鼓勵大學承租校外民宅作為宿舍,調增補助經費到新台幣3萬元。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教育部鼓勵大專承租校外民宅作為宿舍,但改裝須符合法規、租期配合學期等,難度較高,目前還沒有學校提出計畫申請,教育部決定調增每床補助經費到新台幣3萬元,增加誘因。教育部於2019年起投入5年、50億元大專宿舍提升計畫,包括校外弱勢學生租金補貼、校外興辦學生社會住宅空床補助、校內宿舍建築貸款利息補助、校內宿舍設計整改善補助等4項政策。
時代力量黨籍立委王婉諭、多個學生團體代表今天召開記者會,提出幾項檢討建議,包括檢討既有弱勢學生校外租金補貼,落實「可負擔租金」原則;訂定明確的宿舍基本居住標準;鎖定宿舍短缺且註冊率高的學校,列入大學評鑑與補助經費的指標。
王婉諭和學生團體今天也建議,教育部推動校外興辦學生社會住宅,應與內政部商議,整合「包租代管」機制,提供補助與稅賦優惠。
對此,教育部今天晚間以文字回應媒體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統計,全台各大專共申請興建宿舍貸款7026床,已核定2068床;申請宿舍整修3萬7675床,已核定1萬2340床,參與情形踴躍。
弱勢學生的住宿權益部分,教育部解釋,學校大多讓弱勢生優先入住校內宿舍並減免費用,因此申請校外租金補貼的人數較少,會持續透過適當場合宣導。每月補貼額度則是參考衛生福利部家庭生活補助費計算標準,以及相關學校調查校內外租金差異,作為推估補貼金額基數,補助費用會滾動調整。
至於鼓勵大學承租校外民宅作為宿舍的政策,教育部指出,各校反映涉及租金租期、內部改裝、交通銜接,需克服的問題相當多,且各校過去承租的經驗偏少,目前暫無學校提出申請。教育部表示,會持續透過多元方式,持續協助大專校院照顧弱勢學生及提升學生宿舍數量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