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鳳西國中老師 研發活塞式防波堤發電廠 獲水利產業技術甄選競賽金質獎
【本報鳳山訊】有「發明大王」美譽的鳳山鳳西國中老師劉百清,以「第十代多功能海浪活塞式防波堤發電廠」引用海浪能量並轉換為電力,參加水利署委請成大主辦的知識型水利產業頂尖技術甄選競賽,榮獲第一名金質獎。
昨天到成大領取獎牌及獎金十五萬元的劉百清說,油價漲不停,電價也會愈來愈貴,台灣擁有長達一千四百四十八公里的海岸線,蘊藏豐富的「海浪能源」,據台電保守估計可達一千一百萬,他發明的技術是利用巨大海浪能量做為發電能量,已向我國及英、美申請技術專利。
劉百清還說,他所研發的第十代多功能海浪活塞式防波堤發電廠,已在成大安南校區及中山大學實驗室進行過模組實驗,可實際運用於發電上;目前模組實驗效果達七成,等達到百分百時,高縣府將先進行小規模實地設海浪發電船。
畢業於師大物理系的劉百清,喜歡動腦,在生活中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十餘年來發明的作品琳瑯滿目,多數獲得大獎,在科展上也經常脫穎而出,是教育界知名的「發明大王」。
劉百清說,台灣四面環海,政府卻只知以消波塊抵消巨大的海浪能量,殊為可惜。其實潮汐、海浪、海流、風力、太陽能都能轉換為再生能源,在油價高漲的今日,全球知名富豪如巴菲特、比爾蓋茲、王永慶、李嘉誠等人,都已準備布局電力產業。
他指出,第十代多功能海浪活塞式防波堤發電廠,是以防波堤為單位,在防波堤上有一個前脊設計,把海浪動能轉變為位能,所收集的海浪滴水不漏地從U型管灌入,在後方形成水柱活塞,接著利用導流板的設計,轉動渦輪帶動發電機產生電力。至於海浪發電廠設備都在海面上,且使用不易腐蝕的強力塑膠等材質,再利用溢流平台設計,可防腐蝕及颱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