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事故年奪數百命 新國安危機

 |2021.10.17
905觀看次
字級
機車路權團體呼籲,台灣的機車考照制度應更加嚴格。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機車密度居世界之冠,去年機車事故死傷人數更達37萬6000人,創歷史新高,而年輕人因機車事故死亡人數,每年都超過200人以上,在少子化呈現人口負成長的台灣,已被形容是新的「國安危機」。

官方數據顯示,18至24歲年輕人的機車事故,在2019年共發生11萬3089件,有253人死亡,2020年增加至11萬5847件,死亡264人。

即使未在車禍中喪命,但在事故後處在「死生之間」。以照顧植物人知名的創世基金會,光是在今年上半年,就新增收容209人,其中18至25歲的年輕人,占了1/4以上。

20多歲的莉莉(化名)3年前與男友在高雄市騎機車出遊,與轉彎的遊覽車碰撞,莉莉被倒下的機車壓住無法動彈,小腿遭遊覽車輾過,開刀後歷經數月復健,迄今仍然跛行,無法走出心理陰影。

4年前退伍不久的阿雄(化名),在與朋友聚餐後返回宜蘭家途中,疑因疲勞未注意前方路況,撞上停在路邊的垃圾車身亡。類似的遭遇,幾乎天天在台灣各地出現,年輕學生或騎機車通勤上班族,經常面臨事故的風險。

領照2年新手  最容易出事故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觀察,領照2年內的新手最容易出事,18至19歲的年輕人,應為機車事故死亡人數的高峰年齡,數據顯示,18至29歲的受傷人數,是其他年齡層的3倍。機車事故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層,正是在學學生或社會新鮮人。

機車數量多,並非台灣獨有,曼谷、雅加達和胡志明市等東南亞城市也有大量機車,台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教授白志偉指出,「比起機車高密度的東南亞國家,台灣機車事故傷亡率確實最高」。

根據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於2019年發表的「機車交通事故住院傷患嚴重度之影響因子分析」研究顯示,機車事故傷害車種以普通重型機車最多,占比達9成;與小客車發生碰撞最多,其次為自摔。如事故主因是「閃避不及」造成,則以「對方車輛忽然變換方向」為大宗。

這項研究也顯示,機車事故高危險年齡層呈雙峰趨勢,18至21歲的年輕人與65歲以上的老人,最容易發生這類事故。

台北市萬芳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副主任林樹基表示,年長族群可能患慢性疾病或退化,發生車禍易導致重傷或死亡,年輕族群則遭中度或致命傷害風險最高,恐是缺乏駕駛經驗、較衝動冒險、車速快的結果。

林樹基認為,個人因素只是車禍原因之一,車禍與環境道路設計也息息相關,「機車跟汽車、公車或砂石車走同一條路,本身就很危險」。

拉高考照門檻  提高違規罰責

專家認為,要預防機車交通事故,必須著手改善人為與環境因素。台北醫學大學白志偉提到,政府近年提高機車考照門檻,有助於改善問題,下一步或許可提高違規罰責,或加強取締力度。

林樹基建議,若能建構出視覺化的事故地圖,看出高風險區域或路段以及該地區的權責單位,以及後續該如何改善道路設計,可有助於減少事故的發生。

前交通部長賀陳旦主張,政府對於交通安全重視程度,應與重視治安等量齊觀。中央機關應對地方政府加大壓力,定期公布落實交通安全成效,不讓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交通事故一再發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