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 玩具帶你回到童年 |2021.10.05 語音朗讀 11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即便有些玩具在早期農業社會就已存在,但放到現代依舊能跨越世代隔閡,大小朋友都能享受遊玩樂趣。圖/玩具博物館提供充滿兒時回憶的玩具有懷舊治療效果,有助趨緩老化現象。圖/玩具博物館提供紙娃娃是五、六年級生女孩的共同回憶,當時還流傳娃娃會自己爬出來的都市傳說。圖/玩具博物館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時代在變,隨著資訊愈來愈發達,現代小朋友能玩的玩具愈來愈多元,汰換率隨之提高,過往五、六年級生的玩具如今不復存在;即便玩具不斷推陳出新,對各年級生而言,「童年」始終未變,代表著自己最純粹的樣貌;而從醫學角度來看,童年的玩具不只能幫助小孩學習,還能減緩老化現象。數位化時代 桌遊異軍突起一九六○、一九七○年代,正值台灣輕工業要起飛,可說是玩具發展史的重要分水嶺,玩具形式從手作邁入印刷,如尪仔標、尪仔仙、紙娃娃等,都是大人們的重要回憶;然而隨著經濟發展起飛,紙娃娃已被吸磁娃娃代替,尪仔標、尪仔仙等,也被其他社交遊戲取代,據了解,最後一間專門製作尪仔仙的工廠,也在三年前關閉。全台唯一的玩具博物館總監江宜馨表示,很可惜沒辦法將這些留有傳統技藝的文化傳承下去,否則像日本東京玩具美術館及德國紐倫堡玩具博物館,都特別保留以前的傳統玩具,德國甚至是由政府設立。相較於五、六年級的單純,七、八年級則是介於創新古早玩具與電玩起飛之際,玩具不只有了全新外形,規格也升級,互動玩法還更多元。四驅車、溜溜球、戰鬥陀螺及遊戲王卡等,是大男孩們的回憶;芭比娃娃、美少女戰士、廚房玩具等,永遠是七、八年級女生間的共同話題。隨後千禧世代生活電子化,小時候便人手一機,許多人國中前都玩過手遊、Switch等,玩具店門口不再有孩童聚集的身影,童年已跟過去有很大差別;在什麼都數位化的時代,能面對面交流的實體遊戲重現風采,以前簡單、好上手的遊戲,進化成腦力、心機、反應皆具的桌遊,孩子可以在遊戲過程中增加邏輯、思辨能力,還可結交新朋友。玩出學習力 不只帶來樂趣土城醫院兒科醫師莫澤儀指出,小朋友從嬰兒時期就一直在成長,感官在發展時,看到任何有顏色、觸感的東西都會覺得新奇,連塑膠袋的聲音、文具都很有興趣,但到二歲左右,孩子想像力會愈來愈豐富,對玩具也會有愈來愈多想像,玩法也會改變。莫澤儀表示,玩具除能帶給孩童樂趣,還能培養許多能力,例如塑膠玩具,能學習「固化」等物理知識,了解大物品放下面、小的放上面,搭建起來才不會倒;玩拼圖可以增加圖像能力,桌遊、卡牌能夠培養邏輯能力,家長也可以透過孩子喜歡的玩具類型,去找他的興趣。根據醫學調查,傳統玩具如丟沙包,可以刺激腦神經並促進小肌肉活動,對於長輩復健有著正面效益;有醫師表示,長輩會對長期記憶保存相對完整,可藉由傳統玩具及小時候的回憶,達成懷舊治療效果、延緩失智症的惡化。「只有兒時回憶不能被取代」,江宜馨說,玩具不只是代表當時的風土民情,也是身心醫療的輔具,許多五、六年級生正邁入中老年,看到小時候的玩具,往往能帶來慰藉效果,甚至跟孩子們玩在一起,回到最純真的童年時期。 前一篇文章 文協百年音樂會 跨領域也跨族群 下一篇文章 台日藝術家 共結繁盛之花 熱門新聞 01【詩】追光者2025.09.0802【詩】蠟燭2025.09.12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5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⑳2025.09.0709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10【純植生活】甜蜜長果桑 化身毛毛蟲的驚喜2025.09.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投身特教35年 李添焜獲師鐸獎中央大學赴北極 引燃全大運聖火睽違6年 射箭世錦賽 中華女團反曲弓奪金千年古村 煥發新光彩英國拔河世錦賽 台灣奪5金2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