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昱翎
於二○○八年上映,由梅莉史翠普、阿曼達賽佛瑞主演,皮爾斯布洛斯南、柯林佛斯、史戴倫史柯斯嘉三位男星助陣,結合歌舞、喜劇、愛情元素的《媽媽咪呀》,談述年少迷惘、中年遺憾,愛情與友誼,瑞典流行樂團ABBA的歌曲奠定整部電影的靈魂,即使距今已十三年,《媽媽咪呀》也未因時間而褪色,依舊是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
原生家庭缺憾
電影由梅莉史翠普飾演的唐娜,與阿曼達賽佛瑞飾演的蘇菲這對母女為起點,劇情以兩人各自的生命缺憾展開。未婚生子的唐娜,靠著經營民宿獨力扶養蘇菲長大,內心始終懷著愛人離去的缺憾。與唐娜相依為命的蘇菲,迫切渴望找尋缺席的父親,填補對幸福家庭的渴望。
父親是蘇菲在生命裡是一座未明的島嶼,由父親牽著手走紅地毯成為她的願望。為此,蘇菲依循唐娜日記裡的線索,冒險寄出喜帖給三位素未謀面的男人,邀請他們出席婚禮。年輕的蘇菲急於靠岸,認為家庭才是歸屬,彷彿藉由婚禮的舉辦、父親的出席,就能彌補母親未能擁有婚姻所留下的缺憾,似乎成立新家庭後,就是嶄新的完滿人生。
當蘇菲表示尋找生父是因為要知道自己是誰,也必須在知道自己是誰後才能結婚,不禁令人深思自我認同的構成究竟來自健全的家庭,抑或是有其他的可能?
最後,蘇菲決定邀請唐娜陪走紅地毯,她不再困惑,也理解自我的完整並不來自父親的出席,母親的陪伴與愛才是不可取代的生命經歷,是生命得以存在的證據。此刻的蘇菲不再需要婚姻,取而代之的是自我探索的旅程。
破除自我綑綁
《媽媽咪呀》全劇精采之處,全聚焦在梅莉史翠普所飾演的唐娜身上。從ABBA暢銷名曲〈Mamma Mia〉到〈Dancing Queen〉,和皮爾斯布洛斯南對唱的〈SOS〉與〈The Winner Takes It All〉,無論是重逢年輕戀人們的驚慌失措,或是面對愛情已缺乏勇氣的心情,梅莉史翠普的歌聲與演技深刻地詮釋唐娜的心聲。
假如蘇菲是一只剛朝向海洋冒險的小船,唐娜便是一艘遠洋後歸港的船隻,收起年輕的瘋狂,向現實人生妥協,雖過得困窘,卻也幸福踏實。蘇菲的婚禮舉辦在即,唐娜與摯友們再度相聚,她們以一首〈Dancing Queen〉為唐娜打氣,卻也是在為所有中年女性打氣。當唐娜一行人朝向海邊前進,島上同齡的女性們跟隨在後並齊聲合唱,此場景是全劇最壯觀也感人的一幕。她們的每一步前進,代表釋放多年以來的壓抑,最後眾人跳入蔚藍的海水裡,卸下現實的束縛,也破除對自我的綑綁。
在電影的尾聲,蘇菲從浪漫的愛情投向自我的冒險,唐娜在歷經多年的磨難後重回愛情的擁抱,兩人找到生命的航向持續前進。《媽媽咪呀》以輕鬆詼諧的方式談論缺憾,以喜劇的魅力撫慰現實人生,是這部電影能一再重溫且不失魅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