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干前鋒報》 印、台能一起合作發展半導體產業

 |2021.10.01
1067觀看次
字級
印度矽谷最大英文報《德干前鋒報》文章說,如果印度有意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台灣絕對是最好夥伴。圖/unsplash

【中央社新德里報導】印度英文報紙《德干前鋒報》(Deccan Herald),30日刊登印度電子產業協會駐台人員的文章,文中建議印度政府與台灣合作打造半導體產業。

這篇文章題為「台灣能協助印度發展半導體產業」(Taiwan can help India build semicon industry),由印度電子產業協會(Electronics Industries Association of India)駐台灣副主任馬尼克(Manik Kumar)執筆。

文章介紹,台灣的尖端電腦晶片生產能力獲得全球矚目,全球晶片產量逾60%來自台灣廠商,如台積電、聯電與旺宏電子等,在新冠疫情造成晶片短缺之際,世界主要車廠都得請求台灣供貨。

馬尼克認為,打造穩定供應鏈是解決晶片荒的唯一辦法,印度對半導體的需求同樣與日俱增,與台灣合作看似是一個「具吸引力的選項。」

半導體。圖/美聯社

文章點出,雖然印度目前沒有完善的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但除了晶片工廠外的其他組成部分卻存在於印度,比如說像英特爾(Intel)、超微(AMD)、聯發科(Mediatek)和谷歌(Google)等,都在印度駐點或開設實驗室。

文章說,在許多國際積體電路(IC)設計巨摯已開始在印度進行封裝測試(ATMP)業務的情況下,印度打造半導體產業之路實際上已展開。

馬尼克建議,印度應透過與台灣簽訂雙邊互惠協議,擬出一套策略性計畫,學習台灣的經驗、專業與技術。他表示,印度有必要鼓勵民間業者參與打造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作法包括連結國內沒有工廠的IC設計公司,並擬訂策略設立晶片製造廠。

文章說:「長遠來看,如果印度有意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台灣可以成為印度最好的朋友,從無廠的IC設計公司起步,逐步建立封裝測試能力,最後建造晶片廠。」

圖/unsplash

文章說:「如果印度可以從單一來源取得所有必要的經驗,那這個來源就是台灣。」《德干前鋒報》是號稱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Bengaluru)最大英文報,馬尼克已在台灣居住10年,對台灣資訊產業非常了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