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干前鋒報》 印、台能一起合作發展半導體產業 |2021.10.01 語音朗讀 10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印度矽谷最大英文報《德干前鋒報》文章說,如果印度有意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台灣絕對是最好夥伴。圖/unsplash 【中央社新德里報導】印度英文報紙《德干前鋒報》(Deccan Herald),30日刊登印度電子產業協會駐台人員的文章,文中建議印度政府與台灣合作打造半導體產業。這篇文章題為「台灣能協助印度發展半導體產業」(Taiwan can help India build semicon industry),由印度電子產業協會(Electronics Industries Association of India)駐台灣副主任馬尼克(Manik Kumar)執筆。文章介紹,台灣的尖端電腦晶片生產能力獲得全球矚目,全球晶片產量逾60%來自台灣廠商,如台積電、聯電與旺宏電子等,在新冠疫情造成晶片短缺之際,世界主要車廠都得請求台灣供貨。馬尼克認為,打造穩定供應鏈是解決晶片荒的唯一辦法,印度對半導體的需求同樣與日俱增,與台灣合作看似是一個「具吸引力的選項。」半導體。圖/美聯社文章點出,雖然印度目前沒有完善的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但除了晶片工廠外的其他組成部分卻存在於印度,比如說像英特爾(Intel)、超微(AMD)、聯發科(Mediatek)和谷歌(Google)等,都在印度駐點或開設實驗室。文章說,在許多國際積體電路(IC)設計巨摯已開始在印度進行封裝測試(ATMP)業務的情況下,印度打造半導體產業之路實際上已展開。馬尼克建議,印度應透過與台灣簽訂雙邊互惠協議,擬出一套策略性計畫,學習台灣的經驗、專業與技術。他表示,印度有必要鼓勵民間業者參與打造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作法包括連結國內沒有工廠的IC設計公司,並擬訂策略設立晶片製造廠。文章說:「長遠來看,如果印度有意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台灣可以成為印度最好的朋友,從無廠的IC設計公司起步,逐步建立封裝測試能力,最後建造晶片廠。」圖/unsplash文章說:「如果印度可以從單一來源取得所有必要的經驗,那這個來源就是台灣。」《德干前鋒報》是號稱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Bengaluru)最大英文報,馬尼克已在台灣居住10年,對台灣資訊產業非常了解。 前一篇文章 台中小王子的花園 純素異國風料理好風味 下一篇文章 歡慶雙十!13處國家森林遊樂區可買半票入園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嘉市民生公園 水綠廊道竣工海域勤務 無人機助力高雄輕軌 將增購列車五一黃金周 金門湧陸客高鐵屏東站特區 將辦說明會海鯤艦4月海測跳票 拚9/30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