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美術名作談人生】 月到中秋分外明

文/王瑋名 |2021.09.29
729觀看次
字級

文/王瑋名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是離我們最近的星球,即使一九六九年阿姆斯壯成功登月後,似乎也無法動搖東西方對月亮神話的喜愛,而月亮自古以來也是藝術家創作的泉源。

世界各民族幾乎都有月神,如中國的嫦娥、西方的黛安娜等。黛安娜在希臘時期稱阿提米絲,是宙斯和溫柔暗夜女神拉托娜的女兒,也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姐姐,是羅馬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和狩獵女神。在西方藝術品中,只要頭戴月冠、手持弓箭就是她,至今在法國、葡萄牙,還可見到羅馬時期的黛安娜神廟。

有關黛安娜女神的神話故事不少,有機會再另文說之。主要黛安娜在特洛伊戰爭時,和宙斯的妻子希拉立場相對,於是兩人大打出手,然希拉豈是黛安娜的對手?自然慘敗,宙斯只好將太陽的光明贈給阿波羅,月亮的光潔贈給黛安娜,其實西方月神還有滿月女神塞勒涅,代表光明與神聖;冷酷嚴峻的普賽芬尼,代表死亡與破壞的新月;半月黛安娜,及她的表姐黑卡蒂則是象徵著月亮黑暗面的女神,其中又以黛安娜最為有名。右下圖是羅浮宮收藏的希臘時期的阿提米絲(黛安娜)雕像。

中國最古老的月亮作品,是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距今約二一○○),T字帛畫分天上、人間、地獄三段,最上段兩旁有日金烏、月蟾蜍,中間有女媧(人首蛇身),月亮下方有嫦娥奔月,相對就是九個太陽,可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話歷史久遠。

中國神話的月亮不僅有嫦娥,還有吳剛、月兔、桂樹。唐寅的〈嫦娥執桂圖〉為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嫦娥體態優雅,瓜子臉、櫻桃小嘴、丹鳳眼,三白妝,標準中國古代美女樣貌,衣帶飄飄,增加畫中仙氣。畫詩題:「廣寒宮闕舊遊時,鸞鶴天香捲繡旗;自是嫦娥愛才子,桂花折與最高枝。」畫中嫦娥手持桂枝含情佇立,彷彿是等待情郎的神仙佳麗。

桂樹在東西方都是代表冠軍勝利,奧運勝利要戴月桂冠,中國有「蟾宮折桂」,喻科舉登第。唐寅一生顛簸,科舉因受同鄉行賄被除名,畫嫦娥折桂枝要贈才子,暗喻自己一生才華,似乎只有遠在天邊的嫦娥知曉,而他五十四歲便仙逝,並沒有周星馳電影中「賞花賞月賞秋香」的風流橋段。

宋徽宗是中國皇帝中,最富藝術才華也是最悲慘的皇帝,其「瘦金體」至今無人能出其右,他有一篇〈閏中秋月帖〉,是時逢閏中秋有感之書:「桂彩中秋特地圓,況當餘閏魄澄鮮;因懷勝賞初經月,免使詩人嘆隔年;萬象斂光增浩蕩,四溟收月助嬋娟;鱗雲清廓心田豫,乘興能無賦詠篇。」民間相傳著「閏八月凶多吉少」、「閏七不閏八,閏八動刀殺」等說法,或許宋徽宗在閏八月時,也深嘆身不由己而寫下此書。

在古代的鄉間,月光是明燈;月有陰晴圓缺,月也影響潮汐,甚至人們的情緒,所以在孤寂時賞月也格外悲從心起,相對中秋團圓歡樂相聚,也自然心喜萬分。月能寄情,也能解憂,當我們對愛人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時是多麼幸福的一刻。

這二年疫情嚴峻,相隔二地無法相聚的親友,也只能以蘇東坡的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為祝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