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魂夢長,魚雁音塵少。
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
歸夢碧紗窗,說與人人道。
真箇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圖/River
文/柯惠馨
關山魂夢長,魚雁音塵少。
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
歸夢碧紗窗,說與人人道。
真箇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久別難逢」一直是中國文人悲苦的原因,其中所牽引的故事背景各有姿態,因著大時代的流離悲苦、小時代的遊子他鄉,在在突顯思念的情愁與哀婉。不過,許多文人所表現的離愁多極度悲苦,諸如「山盟雖在,錦書難託」、「十年生死兩茫茫」、「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等等,多以詞書寫難以言喻、無法癒合的傷口,滄桑淒絕,無可替代。
然而,今天要介紹的作品,卻一反前者,雖仍以「愛別離」作為主軸,但卻有樂觀向前的期待,希冀有朝一日再相逢之際,能夠當面敘說過往委屈的心聲。
上闋「關山魂夢長,魚雁音塵少。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以遊子遠在關山,面對荒涼淒清的現景無力改變,亦難以與遠在天涯的家人(或是情人)互通書信,令作者興起無限相思之意。相思遠道,離鄉背井的離人如何說給遠方的人知曉?尤其令人魂牽夢縈的是關山之遠,幾乎可以對應作者的相思之深。埋怨關山之遠,正對照自己霜鬢青絲,可憐風華正茂的自己,必須忍受孤獨寂寞的氛圍,無法與他人述說。青春象徵美好的自己,卻被囚禁於無助的離別之中,真切的苦惱富含對時光的焦慮,深怕自己有天老了,要如何面對不可逆轉的錯過呢?青絲成白霜,歲月催人老,無不透顯出作者的著急。
下闋「歸夢碧紗窗,說與人人道。真箇別離難,不似相逢好。」以夢境入手,帶出下闋「有家不得歸」之無奈。日思夜盼的渴求,都在等著有天歸家的深情。想像而起的詞句,夢見隔窗忽見的驚喜,互訴衷腸的盼望,終有成真的瞬間。思鄉心切卻不可馬上獲得,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作者,只能在夢中與朝思暮想的人兒相聚。滿腔的相思透過夢境,都如深情的怨懟,必須趕緊向想念的人兒掏盡委屈:「離別真是悽苦,哪有團聚好呀!」純然真切的委屈,在喃喃低語之中,雖當下飽嘗離別的相思之愁,卻能夠以「怨懟嬌憨」的型態,將自己的思念緩緩淌出,令讀者感受到率真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