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疫情影響,台北祭孔參與人數,控管在三百人以下,現場不開放民眾觀禮。
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昨天教師節,全台孔廟依例舉行「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釋奠典禮」,因應疫情,各地都不開放民眾現場觀禮,減少近距離互動,祭典時間也多有縮短,不過民眾領取「智慧糕」的熱情不減;台北市三百份「智慧糕」,在典禮結束後一個半小時內便發送完畢。宜蘭民眾在孔廟外草皮廣場排隊,依序領取「增長智慧」的糕點。
今年台北市由副市長黃珊珊擔任典禮「正獻官」,孔子第七十九代嫡孫孔垂長擔任「奉祀官」,「分獻官」則由孔廟捐地者後代辜弘毅、陳枝秀、教育局陳素慧副局長、文化局劉得堅主任祕書等人擔任,內政部長徐國勇也代表總統,蒞臨台北孔廟獻祝福,一同擔任祭典嘉賓。
邀92高齡教授辦展
展現尊師重道之意
高雄市祭孔典禮取消佾生、樂生參與及民眾觀禮,仍依循明代禮制完成典禮,且為了讓民眾可線上參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推出線上祭孔祈福活動,只要完成祭孔小知識並參與線上祈福,即可憑活動畫面即起至十月三日到左營孔子廟服務台兌換「步步高升祈福禮」,內有智慧毛筆及糕餅,每天限量一百組。
高市多校也發揮創意慶祝教師節;龍華國中讓學生用報紙剪貼創意謝師卡片,滿紙情意讓人感動。高雄師範大學於校園內孔子銅像前,遵循古禮祭孔,同時邀高齡九十二歲的教授徐祥回校舉辦書畫展,展現春風化雨、百年樹人及尊師重道之意。
13種語言錄製影片
以獅吼對老師說愛
嘉義市祭孔,配合防疫取消跳佾舞、樂生用播放音樂取代,典禮結束後分送智慧糕及智慧筆,供民眾領取。嘉市大業國中發揮創意,學生用台語、中文、英語、越南語、印尼語、丹麥語、泰語、韓語、日語、馬來西亞語、俄語、阿拉伯語、法語等十三種語言,錄製教師節祝福影片、班級「獅吼」對老師說愛比賽。
嘉義縣新港鄉安和國小則在昨天揭幕全國第一尊金孔子像;校長蔡文山說,校園裡原本古銅色的孔子像,歷經多年已褪色,在校友、家長會的贊助下,煥然成為金色。
台南祭孔,不開放拔智慧毛,改以分送智慧筆與福袋;由忠義國小學生演出的六佾舞,非常吸睛,多名東海大學的捷克交換學生到場觀禮,紛紛對佾舞感到高度興趣。
每年屏東縣政府都在屏東書院祭孔,今年考量疫情,避免群聚,加上孔廟正在整修,二十年來首度停辦祭孔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