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森林公園原本有個大生態池,生態池中有小島,長滿樹林。一直以來,島中樹林停滿了許多白鷺鷥和夜鷺,其中白鷺鷥較多,且常飛翔,形成池上點點白影,算是大安森林公園賞鳥景點之一。圖/中玄
文/中玄
大安森林公園原本有個大生態池,生態池中有小島,長滿樹林。一直以來,島中樹林停滿了許多白鷺鷥和夜鷺,其中白鷺鷥較多,且常飛翔,形成池上點點白影,算是大安森林公園賞鳥景點之一。
自從大安森林公園最近在大生態池岸邊,做了落羽松步道和木棧道(旁邊還有草坪),並沿著木棧道分流出一些較親近人的小小生態池或水渠後,一些原本住在大生態池樹林裡的白鷺鷥,便習慣飛到小生態池的草坪上群聚了,大概是這處離喜歡餵食的遊客或小朋友比較近吧!
我發現,最近大安森林公園的白鷺鷥,愈來愈像鴿子或松鼠了,因為時常可以得到人類餵食,漸漸變得不怕人,反而要親近人類。雖說白鷺鷥群聚在小生態池的草坪上,還算可以,但有些卻逐漸走到樹林中或小徑旁人類的腳邊,這豈不是太誇張了!
鳥類親近人,或許是人類愛護動物的表現,但久之是否會影響其飛翔及覓食能力,或破壞生態環境?萬一爆發禽流感,或其他動物傳染疫病,又該怎麼辦?這倒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觀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