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纇財富》品格決定高度

一郎 |2007.10.24
1894觀看次
字級

唐常侍李景讓幼年喪父,家裡又窮,他的母親鄭氏一肩挑起兄弟三人的教養,生活再苦,鄭氏仍以「不勞而獲,身之災也」為戒,並以身作則對他們兄弟進行品格教育,他們也很爭氣,不辜負母親的期望。

有一年,李景讓家後面的一堵圍牆因下雨而塌陷,重新整治時,在土磚瓦礫中發現大量銀子,鄭氏乃焚香向天祝禱說:「我聽說不勞而獲,會招來身家災禍。上蒼必因先夫積善餘慶,保佑我孤兒寡母,憐憫我家貧困,而賜此錢財。這些分外錢財我不敢動用,只願我兒他日學問有成。」隨即將那些銀子就地掩埋,修建好舊牆。

果然,李景讓兄弟三人皆進士及第。即便如此,他們若犯了錯,鄭氏仍會嚴厲教誨。李景讓任浙西觀察使時,曾經將一個迕他意的部下杖打致死,軍中將士怒不可遏,想要謀變,鄭氏知道後,責問李景讓

:「你隨意用刑,妄殺無罪之人,辜負了朝廷,也將使我含羞九泉之下啊。」說完就命人將他的衣服扒去,準備鞭打,將士再三為李景讓求請,鄭氏才罷手,軍心隨即也安定下來。

現今為政者,帶頭錯誤示範、不知民間疾苦,被人唾棄還死不認錯,天下為人父母者,看到這種道德淪喪的現象,可以體驗到品格的重要性。因此,要搶救台灣,唯一法寶就是以身作則,示範良好品格,因為品格不好,知識再好,社會照亂。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道德常常可以彌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一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