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恢復正常價格 家庭主婦:時間太長受不了
【本報台北訊】颱風過後導至菜價上漲,農委會主委蘇嘉全前天在立法院答詢時「何不買一把五元蔬菜」的說法引發爭議,蘇嘉全昨天表示,只是一種比喻,關鍵是「選擇」,消費者可以選擇買便宜的蔬菜;農委會也將努力釋出庫存,於一周內讓平均菜價降至五十元以下。
蘇嘉全表示,最近平均每公斤菜價都在五十元左右,也沒有在繼續上漲,但下降幅度也沒有想像中快;農委會每天都釋出二百至三百公噸庫存蔬菜到市場,進口蔬菜也陸續進來,期盼一周內能讓平均菜價降至五十元以下。至於社會關注的「菜蟲」剝削問題,法務部、公平會及相關單位都已展開調查。
根據昨天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統計,蔬菜到貨量略增到一千零五十二噸,平均批發價一公斤五十點九一元,比前天的五十二點六元便宜。台北農產運銷表示,除大宗菜及部份花果菜類正處於產季交替期,貨源不豐外,短期葉菜類蔬菜已漸生產上市,全面下跌,蕹菜、芹菜跌幅較大,花果類供貨量增加最多,價格下跌居多,黃秋葵、絲瓜、敏豆跌幅最大。
不過,去年同一時期,蔬菜批發價才十七點四五元,前年為二十七點九七元,台北農產公司人員說,大概要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左右才能恢復正常合理的價格。
家庭主婦抱怨不只菜價貴,而且菜色少,品質差,家庭主婦指出,每逢颱風菜價必漲,讓人難以接受是這次菜價上漲已二十多天,時間太長民眾受不了,顯見農政單位調節無方,產銷也出了問題。
對於菜價飆漲,前農委會副主委陳武雄表示,政府缺乏明確對策,例如可以用機動降低關稅等方式鼓勵進口,或考慮補助各地農產公司採購外國蔬菜來平抑價格。但農委會副主委李健全認為,為尊重市場機制,農委會不會去刻意壓低蔬菜價格,否則會被農民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