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三年,瑞士著名植物學家內格里發現,在水中只要摻入千分之一的銅離子,就能殺死水中的微生物和藻類水生生物。
於是,人們把這一作用稱為「微量作用」或「極微作用」。
科學家還發現,在金屬離子當中,銀、水銀,和銅三者的微量作用最強。其中,利用銅離子按照一定濃度的比例,所配製而成的溶液,在攝氏三十七度的狀態下,經過二十四小時之後,就能殺滅「傷寒」病菌。
美國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不銹鋼門把手上會滋生成千上萬的病菌,其中包括格欄式陽性細菌、陰性細菌、大腸桿菌和鏈球菌等給人體帶來疾病的病菌。
而研究者在對黃銅門把手進行同樣的測試後發現,黃銅把手上的細菌比不銹鋼把手要少得多。
之後,專家們為測定銅製物品上的細菌死亡速度進行實驗,多次重複實驗的結果表明,黃銅上的細菌在七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會全部被殲滅。而且,在新擦亮的黃銅表面,細菌被殲滅僅僅需要十五分鐘。
現在,銅所具有的微量作用,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利用銅纖維製造的襪子、床單、毛巾、內衣、口罩、抹布以及空調濾紙、水管用淨水器、淋浴噴頭等,在人們的生活中被廣泛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