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擷秀》花中第一流

菲爾 |2007.10.22
529觀看次
字級


桂花是歷史名花,向來被人用來表示友好、和平,以及男女的愛慕之情。據載,中國在二千五百年以前就有人栽種桂花。

上古時代的文學作品,就已有關於桂花的記載。比如,屈原的《九歌》裡提及:「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呂氏春秋》中稱讚桂花,說它是:「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指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就是招搖山上的桂樹。

如此美好的事物,難怪也成為皇家貢品。比如漢武帝的上林苑,種植由群臣貢獻的桂花,此事在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西京雜記》等都有提及。

到了唐宋時期,桂花的種植已十分普遍,不但有種植桂花來美化環境的風氣,也將它培種在庭院以供欣賞,而文人則喜歡吟詩作詞來歌頌桂花。比如:

唐代大詩人李白,寫過〈詠桂〉一詩:「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此詩表明詩人要在園中種植桂花,可觀賞,又可自勉。

白居易寫〈東城桂〉:「子墜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閭城。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據說這是白居易在蘇州東城郊遊時,偶然發現一株桂花樹,詩興大發所寫的其中一首詠桂之詩。第一句的意思,就是取自傳說中,杭州天竺寺每歲秋中,都有月桂子墮。

這種典故,也出現在唐代宋之問的〈靈隱寺〉詩中:「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後人亦因此名句,把桂花稱為「天香」。

宋代毛滂的〈桂花歌〉,有「玉階桂影秋綽約」的句子;李清照則寫〈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為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對桂花極度讚賞。

桂花芬芳撲鼻,據說其香可飄數里,人們又把它叫「九里香」等,就如宋代韓子蒼的詩句,說它是:「世上無花敢鬥香」。此外,它還有枝葉繁茂,四季常青的優點,難怪受到人們的喜愛,歷久不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