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瑣談】 多子果石榴

文/吳宏信 |2021.09.08
1077觀看次
字級

文/吳宏信

石榴,梵文dalima,又稱吉祥果,俱緣果,一切供物果子之中,石榴為上。在佛教,它是葉衣觀音的三味耶形,孔雀明王掌持之果,鬼子母神所持之果物,可以消災破魔障,故名「鬼怖木」;又因石榴一花多果,一房五百實(子),也稱吉祥果。

鬼子母,梵文音譯訶利帝母,原為印度婆羅門教的惡神,她有五百子,為報復前生被人鄙視之恨,專吃人間小孩,人稱「母夜叉」。佛陀為了度化她,便把她的愛子藏起來,最後曉以大義,讓她成為佛教的護法神、婦女兒童的保護神,被尊為「歡喜母」。

相傳石榴是西漢張騫出使西域(約西元前一二六年)引入中國,西晉文學家陸機〈與弟雲書〉提到:「張騫為漢使外國十八年,得塗林,安熟榴也。」安熟榴又名安石榴,張遷由安石國帶回果實並加以繁殖,漢武帝將它移植到御花園中,因此後人尊稱張騫為五月石榴花花神(另一說是鬼王鍾馗)。

石榴屬落葉灌木,五月開紅花,朱熹「五月榴花照眼明」,形容石榴花的鮮豔。

此外,石榴性溫,果可食用,味酸、澀,紅石榴可以抗老化、抗氧化,有「抗氧化之王」的美譽;果皮及根、葉、花有收斂止瀉、止血、驅蟲的功能;種子有改善皮膚、保護視力、減輕糖尿病的功效;全株均可入藥,難怪被稱為食物界的紅寶石。

石榴多子,經過不斷改良,品種繁多,甜度增加,被視為多子多孫的水果,也是象徵福氣的吉利果。切開石榴,一顆顆的石榴子,外面包覆一層薄薄的果肉,想吃得考驗工夫,比吃釋迦果困難度更高。有人不知如何下口,或牙舌不夠靈活,只能吸吮其味道,其餘都丟棄掉,殊為可惜。

石榴子具有硬度,不易咀嚼又不好消化,為了解決食用的困擾,坊間比照百香果的特性,發明了許多吃法,可做成果醬、醋飲、優格、果汁、蛋糕、沙拉、布丁等,甚至入菜料理,味道甘酸爽口,還保留了石榴的營養,有機會不妨一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