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同慶
二○二○年庚子鼠年,我和家人到海南島三亞的親戚家過春節。精心規畫的春節之旅,卻被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得滿盤棋散。
值得欣慰的是,有去拜三亞南山一百零八米高的海上三面觀音。隨後,各大景區陸續閉門謝客,商場也關緊了大門。無奈,只好整日待在親戚家。
回到家中,還要進行十四天的居家隔離。最初,僅是幾位要好的親友,打來電話詢問此次旅程是否順利。漸漸的,我們去三亞過春節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似的,飛入親友們的耳蝸,連許久不聯絡的親戚,多年未見的老鄰居,竟也紛紛打來慰問電話。
「唉!別提了,哪都沒去成。」老媽總要抱怨一番,「景區、商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都關門啦!」
「哎呀,以後遊山玩水的機會多著哩!」聽筒裡,也總會傳來這樣安慰話語,「疫情過後,我們要好好聚聚喔!」
最令我們感動的是,老爸的伯父已九十三歲高齡,老人家雖是耳背,從兒女那裡得知我們從三亞回來,便趕忙打來電話。親耳聽到老爸說,我們一家順利回到家了,才肯放心。
姨媽們深知老媽是個閒不住的性格,平日走走逛逛慣了,擔心老媽居家隔離期間會煩悶,竟爭先恐後與老媽視頻聊天,為老媽排解煩悶。那陣子,老媽手機火熱程度,一點也不輸給電台熱線。
一通通的慰問電話,一段段視頻聊天,如同冬陽般,為居家隔離期間的我們送來陣陣溫暖。經過電話熱聊,以往生疏的親戚,也逐漸熱絡起來;而那些親近的親友,更是加深了感情。
或許是疫情無情,才使得人們意識到情誼的珍貴。真的沒想到,居家隔離期間,聊天電話,竟拉進了人我之間的距離,這也算是疫外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