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耕耘心田 佛光山徒眾展作品

李生鳳 |2021.09.03
1665觀看次
字級
繪畫類佛光獎有正法師〈開燈的人〉,獻給在全世界秉持星雲大師精神、奉獻服務的大眾。 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左二)頒獎予徒眾作品聯展獲獎者。圖/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立體類佛光獎為南天寺全體製作、逾五千個熱塑片串成的〈夢幻泡影─《金剛經》〉。 圖/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耕耘心田──佛光山二○二一年徒眾作品巡迴聯展」即日起於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展出,參展者不是畫家或書法家,而是佛光山的法師、入道師姑。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期望徒眾以藝術弘揚佛法,佛光山傳燈會、佛光緣美術館總部從二○一七年起,開辦「佛光山徒眾作品聯展」,年年向徒眾徵件,廣受歡迎。聯展中除了能看見今年獲獎作品,也能一覽歷年優秀創作,未來這些藝術品將出版畫冊。

今年雖值疫情,但海內外仍有近四百件作品參展,涵蓋繪畫、書法金石、攝影、影音、立體等類別。受疫情影響不舉辦開幕儀式,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以及佛光山傳燈會會長慈容法師,特於八月二十六日安排宗務委員一同觀展,表達對參展徒眾的支持鼓勵。

潛能無限 發心必成就

心保和尚表示,徒眾聯展舉辦幾年以來,不乏有優秀作品,從中可以看到每個人的潛能無限,所謂潛能開發,以及佛教說的「發心」,發心就能發揮潛能,修行也要發心,發心必能成就。相信大家透過欣賞這些作品,必定會有收穫。

「創作的過程,心要平靜,出家人靜下心來發揮,也是禪心的展現。」慈容法師說,佛光山的法師不是只有修行、誦經,也多才多藝,能在展覽中看到多樣媒材的展現。

今年立體類佛光獎為南天寺全體製作、五千一百八十四片熱縮片串成的〈夢幻泡影──《金剛經》〉裝置藝術。在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帶領下,南半球僧信發揮集體創作精神,透過光影,讓《金剛經》字句照亮經典的智慧,在現今疫情中,為人帶來光明和安定;南天寺此次的裝置藝術作品,無論在媒材、內容、形式和構思上都令人意想不到,獲得評審高度肯定。滿可法師表示,這件作品凝聚了大眾的情誼,融和藝術與修持,「以此馨香供養星雲大師和十方大眾」。

融和佛理 極具原創性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說,佛光山徒眾的作品特色,一是創作者都是新人、素人;二是法師們在空間,以及取得媒材有限的條件下,創作作品新鮮少有;三是作品極具原創性。評審委員黃壬來表示,法師將佛教義理和藝術元素二者做非常巧妙的結合,無論平面或立體作品都掌握此精神,且今年的素材運用和多元題材,都比之前更為豐富。

九月一日於佛光山二○二一年海內外徒眾講習會上,頒發各類組前三名及優選、佳作,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頒贈感謝狀,予邀請展的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覺源法師;心保和尚並頒發二○二二年春聯創作佳作獎。各獎項頒獎人有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和副住持慧倫法師、慧昭法師,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菲律賓總住持永光法師、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等。

有正法師以〈開燈的人〉獲繪畫組佛光獎,他表示,「開燈的人」猶如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隨處應現,救度苦厄,「希望以這幅畫,獻給在全世界秉持星雲大師精神、奉獻服務的大家」。

影音類佛光獎知明法師分享創作理念,影片取名《悟.一念之間》,有感在弘揚人間佛教的路上會遇到困難,只要轉念,悟就在一念之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