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ngo
從五月中旬開始第三級警戒,經過數次延期,直至七月底,才終於降至第二級。
雖不至於舉國歡騰,但的確讓許多人感受到一種小確幸。許多家長迫不及待打電話詢問親子館開館時間,也有住在附近的小朋友開始「暖身」,騎著小輪車在館前廣場繞圈圈,或是大聲嬉笑朝著窗口喊:「老師!老師!」而我們也會在窗口向他們揮手致意。
今天上班時,有人來按電鈴,透過監視器確認,原來是這幾天早上騎小輪車打招呼的小朋友。
阿嬤抱他按電鈴,用奶音很重的童聲說:「老師,我跟阿嬤去菜市場買好吃的橘子,要請大家吃。」「老師,我放在門口。等我們走了,你們才能出來拿喔,要保持安全距離!」說完,阿嬤放下小朋友,祖孫兩人準備離開。
正當我們看著監視器畫面大受感動時,只見小朋友突然走回來,小手拿著酒精瓶,朝著塑膠袋裡的橘子猛噴酒精。鏡頭前的阿嬤、看著畫面的我們,都被他突如其來的動作嚇到了。
來不及阻止的阿嬤,對著監視器做出「歹勢」的手勢,闖禍的小朋友則是開心地向我們揮手道別。看阿嬤邊罵邊牽著小朋友回家,大家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我當機立斷打開館門,總要先將無辜的橘子拿進來再說吧!
大家看著桌上那袋橘子,心裡想著「小朋友單純想讓老師吃沒有細菌的橘子啦」,一陣暖意擁上心頭;只是又不免擔心,噴過酒精的橘子真的可以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