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解析】 情緒壓力如何影響夢境

  |2021.08.29
3143觀看次
字級
專家指出,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做噩夢的人變多了。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的種種封城禁足措施下,有許多人不但睡眠受到干擾,而且噩夢和怪夢變得頻繁,你是否也出現過離奇古怪的夢?據南安普敦大學202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新冠疫情高峰時期因為憂慮而失眠的人,從原本1/6的比率增加到每4個人就有1人。在芬蘭也有相關研究指出,55%的噩夢與疫情有關。

為什麼緊張的情緒壓力會影響睡眠?BBC記者採訪了斯旺西大學的心理學家布拉格羅夫,為我們解答現實生活如何影響夢境。

受封城影響的夢

首先必須明白人類是在什麼時候做夢。大腦在睡眠的各個階段會進入不同周期,這些階段長短不一,並反映出睡眠的深淺度,而做夢通常發生在快速動眼睡眠期(REM)。這一階段大約占我們睡眠時間的1/4,大腦在REM時期非常活躍,在許多方面和清醒時類似。

由於疫情封城的結果改變了許多人的日常作息規律,人們待在家裡的時間更多了,早晨也不用早起去上班或是送孩子上學。這意味著有一些人的睡眠時間可以更長,因而增加了快速動眼睡眠期的時間。

布拉格羅夫教授解釋說,夢在這段期間之所以更情緒化的原因之一,是人們宅在家裡感受到的所有不愉快,都會透過夢釋放出來,特別是如果平時不常與某些人這麼長時間廝守在一起的話,它會給彼此之間的關係帶來緊張和壓力。他並指出,做夢是因為在睡夢中試圖消化和處理情感、記憶和白天經歷的事件;也有人認為,做夢也有點像把白天所經歷的事情凝縮成一個有趣的短片。


潛意識反應的夢

多年來,夢到底有多大程度反映人們真實的日常生活,仍存在許多相互衝突的觀點。此爭議可以追溯到1900年,當時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出版了《夢的解析》(也稱《釋夢》)。他認為,夢是我們日常生活情景的匯總,它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因此,從弗洛伊德的理論來說,夢反映了人們潛意識的思惟。

但另外一些理論則認為,夢可能是大腦對一些情景進行彩排並計畫的對策。根據「原始本能排練理論」的觀點,噩夢能讓人思考一些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免受危險的自我保護機制。其中一種理論認為,夢可以協助人們化解和治癒生活中的各種經歷。

201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來分校的科學家指出,夢有助於人們減輕生活中的壓力和焦慮,他們認為夢就是夜間自我調理治療的一種形式。柏克來的研究團隊發現,在睡眠快速動眼階段,我們的壓力神經遞質明顯減少了,由於壓力神經遞質能向身體發出訊息,所以感受到有壓力。因此,在REM階段做夢可以讓大腦在思考如何處理困境時不會感到有壓力。

該項研究發表時,柏克來一位科學家沃克表示,基於其獨特的神經化學組織成分,睡眠中的夢境階段可以提供前一天情感體驗的「安慰版本」,以消除那些比較刺激的部分。

消除噩夢減壓法

布拉格羅夫教授認為,過去1年人們所做的怪夢可能是新冠疫情壓力、以及日常生活受到干擾所致。他表示,居家的日子情緒波動可能更多,加上擔憂工作等的各種壓力,可能會讓夢更加怪異,並且更令人難忘。

在孩童時期,噩夢往往出現在3至6歲之間,這種夢一直會持續到10歲左右,然後通常會自行消失。當然,任何人都會偶爾做噩夢,青少年時代的噩夢和不尋常夢境,最常見的誘因之一就是考試,和新冠疫情一樣,考試也是學生生活中最有壓力的事,因此它也會反映到夢境。

布拉格羅夫教授表示,夢以一種非常詩意和隱喻的方式來呈現人們清醒時的生活,但你對夢中的故事往往是沒有控制力的。他建議,如果經常做不愉快的夢,可以找人聊聊天。這樣不但可以獲得一些安慰,還可以找出規則或是主因,有助於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解決這些問題。

減壓以及不讓噩夢重現的另外一種辦法是,盡量建立健康的就寢規律。這樣可以讓我們保持冷靜,並確保得到充足的睡眠。健康的就寢規律包括睡前深呼吸,以及跟信賴的人談論感受。同時避免任何刺激大腦的活動,或是可能引起焦慮的事情,例如,看手機或是看時事新聞議題。
 

藝術家描繪的夢

幾個世紀以來,夢境一直吸引著哲學家和藝術家。夢中場景常被認為具有神聖訊息,也是激發創造力的一種方式。

19世紀出現的精神分析理論,被視為是解釋潛意識的關鍵。為什麼人們的夢境如此生動?專家佩里表示,因為當人們處在一個新的環境中,需要透過夢來處理新的情緒。他解釋,我們用編故事來理解夢中那些並非直接地,而是透過隱喻的影像來表現情感。

然而,象徵主義者將夢境重新帶回藝術表達的最前線。對於古斯塔夫‧莫羅(Gustave Moreau)和奧德隆‧雷登(Odilon Redo)等藝術家來說,夢是一種破解現實和存在之謎的方法。雷登的《眼睛》(The Eye,1882),一隻眼睛形狀的熱氣球像是把一個人的頭抬到雲裡,暗示不協調的夢境意象。毫無疑問,這對超現實主義者產生了影響。
超現實主義的主要靈感來源於弗洛伊德《夢的解析》。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夢是一種願望實現的表達,被自我扭曲成想像,做夢者醒來後就毫無意義。他相信,透過解開隱藏的意義,精神分析可以治癒任何折磨人的疾病。然而,弗洛伊德認為夢需要破解才有治癒效果,而超現實主義者認為,夢是一種釋放不受約束的創造性表達的欲望。

畫出你的夢境

儘管弗洛伊德在1938年遇到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時確實稍微改變了他的論調。達利帶來了他的畫作《水仙變形記》(Metamorphosis of Narcissus,1937年),畫中水仙狀物體凝視著水池,一隻手指和拇指抓著一個裂開的蛋,蛋裡出現了一朵水仙花。在此之前,弗洛伊德認為超現實主義是「絕對的,古怪的」;但是達利以他「不可否認的嫻熟技術」使弗洛伊德重新考慮自己的觀點。

佩里認為,這些方法都具有好處。把你的夢境畫出來、寫下來,所有這些都能幫助你處理夢境中的情緒和感覺。他說,誰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我們即將要釋放出自己迄今未知的創造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