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暈針 教你如何避免 |2021.08.26 語音朗讀 26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什麼是暈針,什麼狀況下會暈針,示意圖。圖╱ingimage 【本報綜合報導】高端疫苗8月23日開打,傳出有人接種後倒地、意識突然喪失等不良反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個案大多血壓較低、心跳較快,推估應是暈針導致。究竟什麼是暈針?該如何避免?據大鈞診所醫療百科顯示,暈針廣泛發生於打針、抽血、輸血、捐血、疫苗注射等各方面,是指在針刺過程中,忽然感覺身體不適,而發生暈厥的現象。主要的症狀為突然感到頭暈目眩、心慌、噁心、欲嘔吐、臉色蒼白、手腳發冷,嚴重甚至血壓下降或神智昏迷等,其實就像是有些人只要見到了鮮紅的血液,即臉色發白、噁心、欲嘔,頭暈眼花;而暈針並不是只有被打針的人才會暈針,有時候是在旁圍觀者也有可能會暈針。常看到就是有外傷處理時,醫護人員都會請家屬在外面等候,不然萬一家屬發生暈針,醫護人員會更忙碌的。暈針(needle phobia)又稱為打針恐懼症,可能發生在打針、抽血或是中醫針灸時,是一種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生理反應,常見反應會有暈眩、想吐、全身無力等。常發生在打針的那一剎那,但也有人只是看到針筒扎到身上(即使針扎在別人身上),就感同身受暈倒的。也有少數人,會在過程後餘悸猶存,也許過了5~30分鐘才感到不適,這也是一種暈針反應。暈針是因為對針具的恐懼感,先刺激了交感神經系統,促使心跳上升,繼而血壓升高,導致迷走神經過度矯正(vasovasgal reflex),瞬間心跳變慢,再刺激腦部分泌鬆弛血管的激素、血壓降低,進而暈倒(自己嚇自己而暈倒)。暈針狀況的發生,有時是過於緊張引起。圖╱曾原信●引起暈針的原因?為什麼會暈針呢?有的人是很怕看到針,有些人很怕痛,也有些人因為過去打針有不好的經驗,還有遺傳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一個人會暈針。曾經暈針過的人,很容易再次發生暈針。●暈針與過敏反應、副作用有何不同?不同於暈針大部分是注射後立即發生,疫苗產生的「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則多半要過5至30分鐘才會出現,且9成患者會出現發癢、蕁麻疹、潮紅、眼皮或臉水腫等皮膚症狀,也會有頭暈、噁心、嘔吐、呼吸急促、低血壓、心搏過速、全身虛弱等現象;甚至可能失去意識,且醒來仍反應差。至於疫苗常見「副作用」,多半出現在注射後1至3天,包括發燒、發冷、疲倦、頭痛、注射部位疼痛,或有嘔吐或腹瀉等症狀,但持續長度不會超過48小時。●暈針如何處理1. 停止針刺,將針取出。2. 請平躺休息。3. 鬆開衣物腰帶,注意保暖。4. 症狀輕者,靜臥片刻,給飲溫開水或熱茶後即可恢復。高端疫苗開打後,傳出有民眾暈針的狀態。圖╱邱德祥●如何避免暈針1. 避免過飽、過餓如果是參加體檢一般都會要求受檢者空腹,過飽機會不多,過餓倒是有可能;但是遇到體檢人數眾多時,如果覺得餓得受不了,建議盡量鼓起勇氣先去抽血,避免過餓讓你暈針。2. 避免過度疲勞如果預知哪天要抽血、注射、針灸等,前一日最好不要飲酒或熬夜,以免過度疲勞。3. 轉移注意力深呼吸是常用來轉移注意力的方式。4. 有暈針史應主動告知如果以前有過暈針的經驗,大川診所醫師王祝任建議,需要打針抽血時,請告知醫護人員,他們會請你躺在床上,做需要的醫療行為,以避免暈針的發生。若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後發生暈針症狀,之後還是可以接種第二劑,惟注射前可先告知醫護人員曾有暈針經驗,也能做好心理準備,避免過度緊張。或者選擇前往小型診所接種,減少受到環境緊張情緒感染的機會。 前一篇文章 8月最高溫來了! 專家:會熱到不舒服 下一篇文章 鴿糞炸彈空襲師生 三角形外框班級牌防鴿害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2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3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4佛教音樂與儀式 聲音如何塑造宗教氛圍2025.08.2405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佛光僧信灑淨祈福2025.08.2506北卡協會送暖 資助教師教學文具2025.08.2507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8【森活小學堂】噗通! 是誰跳進了生態池2025.08.2409昆士蘭佛光童軍團 慶祝成立7周年2025.08.2310【藝象空間】千年華彩 天目綻放傳世之光2025.08.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政院AI基本法 提供產業租稅優惠捷運三鶯線 行動美術館澎湖輪 航向藍色公路9月遊新竹 享多重優惠AI取締未繫安全帶 10個月5060件秋霧寫真 夢幻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