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歲營造廠老闆鍾享建(前中),常上山探視工地,與工人建立深厚情感。要在中高海拔的南橫公路施工,山區容易起霧、飄雨,環境考驗大
圖/鍾享建提供
六十三歲營造廠老闆鍾享建,常上山探視工地,與工人建立深厚情感。要在中高海拔的南橫公路施工,山區容易起霧、飄雨,環境考驗大
圖/鍾享建提供
【本報高雄訊】南橫公路明霸克露橋遭土石流沖毀,力拚二十五日完成便道的挑戰大,除高山工程雇工不易、成本難掌控,棘手因素是山區氣候多變;公路總局甲仙工務段長陳正偉表示,南橫公路沿線地質破碎,施工過程易有落石,對工人造成極大心理壓力,「何時完工,要看老天爺是否再出考驗」。
「十三日下午三時三十五分,上游監看人員告知土石流下衝,三十七分土石泥流就淹沒臨時便道,過程不到二分鐘,所幸緊急停工撤離才沒造成更大憾事,但淹沒一輛卡車、一輛怪手,岸際帳篷也沖毀……」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前往視察時聽到施工團隊簡報,直呼驚險,有感而發說「及時通知撤離者應該被記大功」,並提醒施工人員留意施工安全。
明霸克露橋便道工程進度已近七成,但因地質複雜,施工初期幾乎天天有土石泥流,將好不容易才有的一點進度又抹去。
公路總局甲仙工務段長陳正偉說,桃源區勤和至復興間便道長度九百公尺,路幅八公尺,構造是過玉穗溪段以涵管當排水路徑,以加強排水,現場持續有超過三十名工程人員、九部怪手在施工,通常清晨不到六時就上工,直到入夜才收工。
陳正偉說,南橫沿線其實有不少難處理的「大魔王路段」,除明霸克露橋所在地桃源區勤和到復興一帶,去年初完工、長度三百一十九公尺梅山明隧道是工程人員口中的「山海關」,得標廠商做一半放棄,還好有另家願意承接,去年一月才得以開放梅山到天池路段。
在南橫有三十年施工經驗的万勤營造老闆鍾享建說,山區施工風險永遠不會少,他二十多年前在梅蘭明隧道工作時遭落石擊中,差點丟了性命。他說,承攬山區工程要有使命感,但看工人在邊坡奮戰當「蜘蛛人」賺辛苦錢也會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