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21.08.20 語音朗讀 28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海地14日發生規模7.2強震,迄今造成近2200人死亡,圖為已成斷垣殘壁的主教寓所。圖/美聯社一名穿著防護衣的人員,16日消毒感染伊波拉病毒病患躺過的病床。 圖/法新社非洲尚比亞商業大亨希奇萊馬16日宣布,擊敗現任總統倫古贏得大選。圖/美聯社歐盟6、7月太陽能供電量創下紀錄新高,圖為德國弗萊堡市中心的太陽能板。圖/資料照片印度總理莫迪15日在新德里對全國發表演說表示,將推出龐大的國家基礎建設計畫。圖/法新社馬來西亞總理慕尤丁16日宣布辭職,一名電器行員工觀看他發表談話的電視直播。圖/美聯社 整理/林育辰8/14海地7.2極淺層地震 逾2千人罹難人口稠密的首都太子港以西約160公里處,14日上午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震源深度僅10公里,屬極淺層地震,主震過後,平均10分鐘就有芮氏規模5.2的餘震,至18日的數字顯示,罹難人數達2189人,逾1.2萬人受傷,至少有60萬人需要人道援助,13.5萬戶家庭流離失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表示,有50多萬名孩童受到影響。當地醫療能量耗竭,許多傷者是在醫院外接受露天治療。禍不單行,熱帶風暴葛瑞斯17日來襲,災民更是雪上加霜。8/14象牙海岸出現伊波拉病例 25年來首見衛生部長鄧巴(Pierre N'Gou Demb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14日分別對外宣布,採檢一名來自幾內亞的18歲女子檢體後,證實境內出現出伊波拉病例,為25年來首見。這名女子離開幾內亞城市拉貝(Labe),11日抵達象牙海岸。鄧巴表示,這是單一且境外移入病例,患者目前正在阿必尚(Abidjan)加護病房接受治療。當局已啟動緊急計畫。路透報導,2014~2016年爆發史上最致命伊波拉疫情的幾內亞,今年稍早有一波為期4個月的疫情,不過已於6月19日終結。8/15印度規模1.3兆美元 推動國家基建總理莫迪15日在印度獨立75周年紀念日典禮上表示,將推出名為「Gati Shakti」的龐大國家基礎建設計畫,規模逾100兆盧比(1.35兆美元),以創造就業並提振經濟成長,擴大使用更乾淨的能源,達成氣候目標,同時力拚在未來25年逐步減少能源進口,達成能源自主。這項基建計畫也將投資物流,整合各種運輸模式,並在全球供應鏈尋求移出中國大陸之際,吸引更多製造業投資。莫迪也宣布設立全國氫能任務小組,目標是成為全球綠色氫能重鎮。8/16馬來西亞總理慕尤丁請辭 史上任期最短執政17個月的總理慕尤丁16日宣布,由於失去國會多數支持,因此決定辭職並率內閣總辭,無須等9月國會提出信任動議,成為馬來西亞歷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理。大馬王宮則表示國家元首阿都拉已收到辭呈,並令慕尤丁在新總理任命前暫任看守總理,這也讓大馬在新冠疫情強襲之際,陷入新的政治動盪。政局不穩讓大馬在第14屆國會任期未滿5年、第15屆大選還未舉行之前,就出現3名新總理,前所未有。大馬第14屆國會任期將於2023年7月16日屆滿。8/16法屬圭亞那織女星 載運地球觀測衛星升空一枚歐洲織女星(Vega)運載火箭,16日搭載1顆地球觀測衛星和4顆微型立方衛星,從庫魯(Kourou)的圭亞那太空中心(Guiana Space Centre)發射升空,成功在2小時將衛星送上軌道。織女星這趟主要任務是將1顆高解析度衛星送上太空,這是空中巴士營運、新地球觀測陣列(Pleiades Neo)4顆衛星中的第2顆;織女星4月已將第1顆衛星送上軌道。根據空中巴士,衛星陣列將提供高解析度地球影像,作為軍事或民間用途,例如災難應變。8/16尚比亞商業大亨6度角逐 贏得總統大選商業大亨希奇萊馬(Hakainde Hichilema)16日宣布,打敗現任總統倫古贏得大選,這是59歲的希奇萊馬第6次參選,第3次對上64歲的倫古。官方結果顯示希奇萊馬獲得281萬757票,高於倫古的181萬4201票。負債累累卻又富含銅礦的尚比亞,由於生活費愈來愈高並打壓異議人士引發民怨,使在位6年的倫古輸掉選舉。國際選舉觀察員讚揚選舉過程透明與和平,但也譴責競選期間針對集會與遷徙自由的限令,例如安全部隊不讓希奇萊馬在數個區域競選。8/18英國歐盟太陽能供電量 刷新紀錄獨立智庫Ember 18日發布報告,歐盟27國6、7月透過太陽能發電板產出近39兆瓦小時(TWh)電力,比2018年的10.9兆瓦小時高出許多,供電量創下紀錄新高,占區內整體發電量1成。隨著太陽能板生產與使用增加,包括西班牙、德國等8個歐盟國家也創下新高紀錄。不過同期的煤炭發電量占比為14%,仍高於太陽能板。歐盟執委員會已在氣候政策方案中,納入改善再生能源規定的提案,規定歐盟必須提升風力、太陽能、生質能源作為電力來源的時程。8/18大陸網約車平台 抽成比例設上限交通運輸部官員18日表示,將要求網約車平台企業規範自主定價行為、降低過高的抽成比例,加強與駕駛之間的溝通協商,設定抽成比例上限,合理地確定駕駛員的勞動報酬標準,並向社會公布,並落實駕駛權益保障責任,確定平台和駕駛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同時要保障駕駛的合理休息權益,避免其超時勞動和疲勞駕駛。消息一出,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的股價,在美股盤前一度下跌逾4%。滴滴此前被控抽成過高,動輒抽走超過30%。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如是說2025.05.07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6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9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