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食物1年近10億噸 4招讓它變寶

 |2021.08.19
1012觀看次
字級
2019年全球所浪費的食品估計大約近10億噸,但其實這些被丟棄的食物,都還有其他利用價值。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今年發表的糧食浪費指數報告,2019年全球所浪費的食品估計大約有9億3100萬噸之多。

《衛報》也指出,這份報告是截至目前最全面性的報告,其中全球光是家庭食物浪費,每人每年高達74公斤。而且,食物浪費對氣候也有巨大影響,聯合國環境署說,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至10%跟食物浪費有關,包括超市以及自家扔掉的食品。

《BBC中文網》分享4種方法,讓食物生產過程中丟掉的部分和廚餘,全都能變成寶。

製成服裝

一般人或許很難把時尚和食物殘渣結合起來,但全球已經有許多發明家正在把椰子、鳳梨被丟棄的部分製成耐用的人造皮革或是服裝面料。

菲律賓人將鳳梨葉子上的纖維刮下來,然後過水洗、晒乾再編織,製成一種叫piña的面料纖維,在夏威夷、巴西和印尼等地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但因為工程浩大,已經愈來愈少。

編織成的面料分兩種,纖維較粗、結實的是bastos,人們用它做地毯和其他家居用品;另一種纖維較細的為liniwan,用來製作精美服裝和飾物。

另一時尚水果是不起眼的柳橙。義大利一家公司用柳橙皮製「絲綢」,並在它榨汁後利用特殊工藝提取纖維素,將它變成豪華面料。

圖/Piñatex

製成更多食品

除了個人做飯時切掉食材蔬果的外皮或蒂頭等「邊角餘料」;部分大公司收成某些農作物時,通常僅需要作物的一部分,剩下的就會丟棄。但扔掉之前,其實可以想想,這些丟棄的食物可做成佐料或泡水喝等。

以咖啡為例,咖啡豆實際上是種子。它們生長在叫咖啡櫻桃的果子中,人們把咖啡櫻桃中的咖啡豆取出後,就會把外面的櫻桃果扔掉,但其實只要把果肉烘乾,然後磨成「咖啡麵粉」,就可以把它當調味品。

人們浪費的食物不僅是那些無法食用的部分,還有一些因長相不佳而被超市拒收的蔬果。目前,許多業者已經採取許多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包括打折出售,或是讓一些商家用它們做生產原料。

圖/Unsplash

做護膚用品

近幾年民眾更加關注日常護膚,在抖音上,關於護膚(#skincare)的視頻觀看數量超過380億次,使護膚產品近幾年銷售量大幅提升,也推動一些個人及公司找到新方法把食物廢物改造成寶,為臉部提供營養。

部分面膜或磨砂膏中有磨碎的果核成分,可以有效地去除皮膚中的汙垢和死皮;一些公司甚至把咖啡渣製成化妝品,因為它富含抗氧化劑、蛋白以及對皮膚友善的酸。

不過,最好不要在家自製護膚品,自製美妝保養品可能會導致細菌汙染,破壞成品,並對皮膚產生刺激。

圖/Unsplash

用於園藝和綠化

咖啡用途廣泛,蘇黎世和夏威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咖啡渣有助於曾用於農業耕地的森林恢復,他們在2021年初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在一塊哥斯達黎加的研究地區,僅使用咖啡渣施肥兩年後,樹冠覆蓋率就高達80%,而沒用咖啡渣處理過的同樣面積的樹冠覆蓋率相比之下則只有20%。」

根據英國皇家園藝學會的信息,可以把少量咖啡渣直接撒到植物周圍,或者用咖啡渣堆肥後再用來呵護花園中的花草。

圖/Pexel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