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空品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草案,明訂電力業為強制減排對象。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再過一個多月又是空汙季,《空品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4年來未修正,常挨批啟動慢、降載條件寬鬆。環保署擬修法把降載門檻從「三級惡化」下修至「中級預警」,最大變革是明訂電力業、石化業、鋼鐵業、公民營焚化廠為「有條件」強制減排4大對象,最快今年上路。
環保署昨舉辦草案研商會,為了讓各級空汙等級名稱更直覺化,「預警」及「嚴重惡化」,將分別更名為「預警」初級、中級,及「嚴重惡化」輕度、中度、重度。空汙通知對象也從政府、學校、醫院等,擴大至幼兒園、福利機構等公共場所。
現行規定當空品監測達到初級預警,就要啟動應變及通報健康防護措施,三級惡化要強制降載減排,但此時空汙已有一定嚴重性,相關做法「緩不濟急」,環保署表示,將修法調降門檻,預報隔日達到初級預警就要啟動應變及通報,中級預警就要強制降載減排。
燃煤電力機組 減排幅度最大
4大業減排幅度以燃煤電力機組最大,若達到中級預警、輕度惡化、中度惡化、重度惡化,須分別減排1至4成,其他3業別減排幅度也分為4等級,最低1成,最高2成5。但強制減排「有條件」,電力業必須確保全國供電裕度280萬瓩以上,且備轉容量率10%以上才會降載;其他3業別的排放削減率若達九成5,也可在主管機關同意下免除降載。
草案強化縣市權責,比照空汙防治方案「好鄰居條款」,空汙達中級預警以上時,「上風處且直接相鄰」的縣市,必須共同列管固定汙染源的降載減排等應變作為。例如高雄市空汙若達中級預警,台南市跟屏東縣就要啟動共同防制作為。
看得到吃不到 挨批壁紙法案
環保署擬下修空品惡化緊急防制辦法的啟動門檻,但降載減排幅度最低僅1成,外界批評根本於事無補,且草案還為排碳大戶電力業設下「供電裕度」及「備轉容量率」的雙重啟動條件,其他業別也有免除降載條款,根本是「壁紙法案」,看得到吃不到。
立委陳椒華中部服務處主任許心欣批評,緊急防制辦法門檻一直過高,形同虛設,拖到現在才修法,讓中南部忍受多年空汙,「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中火機組從10部減排到3、4部才有效,但草案中4大業強制減排比率最低僅1成,輕度惡化以上雖會拉高減排幅度,但草案卻未列入臭氧8小時空汙標準,將來多半只有濁水溪揚塵導致懸浮微粒超標才需要應變,「這種情況要求工廠減排有效嗎?」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台電只需200至250萬瓩備轉容量就可應付跳機,門檻過高恐導致燃煤電廠降載措施難以啟動,建議修正為250萬瓩或備轉容量率8%以上。近年紅害有部分是因臭氧8小時平均值過高,但草案當中空氣汙染物濃度條件在臭氧項目僅列出「小時值」,無法凸顯現狀,建議臭氧8小時平均值若達到0.086至0.105ppm時,即為預警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