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樹趣 Climbing Tree」創辦人翁恒斌,主講「在垂直與平行的世界,遇見自己」。圖/法寶堂提供
文/人間社李生鳳
你知道「爬牆」,但有聽過「攀樹」嗎?而且還可以成為一門職業,八月八日佛光山法寶堂線上法寶講座青年系列,由「攀樹趣 Climbing Tree」創辦人翁恒斌,主講「在垂直與平行的世界,遇見自己」,此次線上講座地點在翁恒斌進行教學的樹上,隨著他從畫面中從天而降,就在樹上和螢幕前的聽眾展開名副其實的空中相見。
透過與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和線上聽眾對談,分享如何進入攀樹的世界,和當中許多不可思議的經驗和體會。慧知法師表示,翁恒斌的工作、興趣和生命體驗,全都在樹上完成,令人羨慕,這和許多人工作和生活分開的狀態是不同的。
外號「鴨子」的翁恒斌,為台灣首位獲得ISA國際樹藝協會攀樹師認證,大學時讀的是土木系,因熱愛童軍社活動,在社團時間比在系上還多,和很多同學不相識。連他獲得金鼎獎優良出版品的著作《樹上看見的世界》出版時,被轉貼至班上的臉書社團,還有人留言:「我們班有這個人嗎?」
十年前,連攀樹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他,十年後已是台灣第一個攀樹師,為了考攀樹師,下了很多苦功,為了模擬考試如果遇到下雨的情況,還特別挑下雨天練習。他認為人生不要設限,就會有無限寬廣的可能。
他在二○一四年離開原先工作,全心投入攀樹,「除了爬樹,更要喜歡樹。」他說,如果到學校教學生爬樹,讓孩子記得「我爬過這棵樹」,二十年後回到校園,當時的老師可能退休了,校舍改建了,但樹還在,這就是他們共同的回憶。
「是我去找樹爬,還是樹找我去爬?」從攀爬神木和修剪土地公樹的經驗,翁恒斌相信,冥冥之中有註定。四年前,去阿里山場勘,見到知名的香林神木,詢問是否可以爬香林神木?對方說神木無法攀爬。翁恒斌拍下香林神木的照片,許下願望:「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到你樹上去?」以及後來見到水山巨木,深感震撼,也對他許願。兩年後有位教授要做阿里山神木群計畫調查,至此翁恒斌終於如願,像這樣的樹木他稱為「許願樹」。
還有修剪「土地公樹」,顧名思義,就是那棵樹位在土地公廟旁,翁恒斌沒有宗教信仰,但相信萬物皆有靈性。要修土地公樹前,里長說要先擲筊,前面已有三個廠商擲筊都沒過。翁恒斌誠心向土地公稟報將如何修剪樹木,而且會照顧好樹,擲筊一次就過。許願樹和土地公樹都各約有五棵,他相信:「這是樹在找我。」
有人問,遇到挫折怎麼辦?會不會因為爬樹少了負面的情緒?「其實都沒有欸,到現在遇到挫折一樣令我不開心。」而且,攀樹的過程是孤單的,往往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然後說到塔塔加的鹿林神木,這個台灣第二大神木很晚才被發現,樹齡約二千八百年,「他是經歷過佛陀、孔子的時代,和他們曾經同時存在的生物。」當站在這棵樹上時,那分感動,無法形容。約上到三十公尺後,到達樹冠層的平台,在那裡只要可以讓植物生長的位置,都長滿了蘭花、蕨類,宛如空中花園,「大自然的奧妙超乎人類想像,在那樣的環境,什麼情緒、挫折,都會被大樹吸收。」
翁恒斌說,有次在樹最高的地方,剛好位於森林頂層,一陣風吹來,樹海像波浪般層層波動朝向他襲來,「就在那一刻,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和那些樹在同一個頻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