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的奧運歷史長河裡,並不是自始至終都是一樣的比賽種類和比賽項目,田徑、游泳、舉重是每屆比賽的主角。網球是「死灰復燃」,前幾屆辦得熱熱鬧鬧,後來鬧分家,十多年前在巴塞隆納奧運才回到家裡來。
奧運大家庭的成員包括五大洲、四大洋,五色人種,大家都想獨攬所有金牌,都想以成績證明我這個國家或民族,比其他的優秀,所以都在競賽種類設計上用盡心機,加我方強項,減自己弱項,無所不用其極。
歐洲人喜歡傳統運動,所以一開始亞洲民族,根本不懂也不可能參加完全陌生的擊劍、划船、射擊,體操,以及冬季奧運,但是國際奧會完全由歐洲委員操控,所以在1964年以前,亞洲人根本只有「拿香跟拜」,沒有發言權,有什麼就參加什麼。
早年的奧運裡,法國、英國人有極大的影響權,所以法國人最喜歡的擊劍、拔河,英國人喜歡的橄纜球、網球、划船、馬術,都是比賽種類。
十九世紀前的亞洲人,只懂得玩武術打拳、長槍短劍、武土刀,跆拳道,前一百年幾乎都是客隨主便,直到1964年東京奧運,日本才將柔道放進奧運,1988年南韓辦奧運,試圖增設跆拳道沒成功,一直到2000年雪梨奧運才得手。2008北京奧運想放武術,也未准,理由是同屬的運動種類已經太多。
斯德哥爾摩奧運時,舉行拔河比賽,這是草創時期,一項雅俗共賞的運動,但是在趣味化、難度化要求下,只進行了幾次就中止。後來舉行的「世運會」裡又出現這項簡單易學的競賽,2009年高雄世運會將出現拔河。臺灣每年舉行的「原住民運動會」裡,也有這項早年的奧運比賽。
2007年舉行的「世界杯橄欖球賽」剛閉幕,這是英國人發明的運動,隨著英軍足跡傳到世界,但是非英系國家就排斥。所以早年奧運有橄欖球賽,澳洲、紐西蘭、南非都有很強的隊伍,但美國就完全抵制,辦了幾次後也收攤。
不過2012年奧運又回到倫敦,聽說英國人又端出他們喜歡的橄欖球、高爾夫,封殺棒球、壘球,讓美國、中華台北傷心不已。奧林匹克殿堂裡什麼運動的「有和沒有」,可以看出主人的心胸,和國際間誰有發言權,奧運有時是一支國情「體溫計」。
(蘇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