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尚好】沒有人造光的生活 |2021.08.08 語音朗讀 21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晨光能喚醒生理時鐘,而晚上的光線則會延遲生理時鐘。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隨著大自然日夜的節奏,人的一生中有1/3的時間在睡覺。然而,在現今科技進步的生活環境裡,不分日夜、每時每刻、隨處都有人造光,睡眠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愈來愈多。專家建議,一天要睡足7到9個小時,不過重點並非睡眠時間長短,而是很多人睡眠不足,再加上晚上睡不好,第二天起床很困難,尤其是在上班日。據研究發現,光線會影響人類的生理時鐘,尤其是手機之類的設備發出的藍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即使晚上或深夜裡微弱的光線,也會使人們睡眠品質受到影響。如果把燈關了,睡眠品質就會提高嗎? 據BBC報導,格迪斯(Linda Geddes)和英國薩里大學的睡眠研究人員迪克(Derk-Jan Dijk)、桑提(Nayantara Santhi)合作,設計了一個入夜後徹底戒除人造光的實驗,並試著在白天盡量處於自然光中。結果發現光不僅與人們的日常作息相關,甚至影響了白天夜晚的生活方式。生理時鐘作用幾千年來,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並非一到天黑,所有人都會去睡覺。從目前還生活在坦桑尼亞和玻利維亞原始部落的人,就能發現他們在日落後還會借著火光進行一些社交活動。事實上,他們和工業化社會的人睡覺時間差不多久,只不過他們更符合日升月落的自然循環,不僅睡得早,而且黎明前就起來活動了。迪克表示,現代社會中,人們不會按照生理時鐘去睡覺,因為夜晚無所不在的人造光,正讓我們的生理時鐘愈來愈遲。而第二天一早大家還得爬起來上班,所以經常要設定鬧鐘,否則按照生理時鐘就會續繼睡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分校的人類學家薩姆森(David Samson)說,對科技文明不進步的坦桑尼亞哈扎族,失眠這類睡眠問題並不太普遍,這與已開發國家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原因何在?光線讓人的雙眼看清世界,但同時也影響身體其他器官。晨光能喚醒生理時鐘,而晚上的光線則會延遲生理時鐘。由於光線抑制了褪黑激素,而這種激素會對全身發出訊號,包括調節睡眠的器官,提示晚上到了。桑提說,除了視覺,光線對人的身心有強大的非視覺影響。他證實了家裡的夜光燈也會抑制褪黑激素,延遲人們睡覺的時間。然而,光線本身就會讓人提高警覺性,就像喝了特濃的咖啡,若是想要睡覺,這種刺激效果就十分惱人。不過要是在白天,處於亮光下倒是能讓人更有機警性。迪克說,光線同時刺激了大腦中調節情緒的區塊,而最重要的是創建了一個光線照射機制──白天光線充足,晚上減少亮光。避免藍光干擾2015年一項研究發現,睡前使用電子產品會延遲人們入睡的時間,影響生理時鐘並且抑制深層睡眠,與睡前用同樣的時間閲讀紙本書籍者相比,使用電子產品者第二天會更疲累。有一項研究指出,針對藍光實驗對比兩組人員的反應,一組是在晚上使用智慧手機玩遊戲的人,另一組是沒接觸到電子藍光的人。使用智慧手機玩遊戲之後,人會變得更警覺,但在第二天的認知測試中表現較差,這顯示他們的睡眠可能受到了影響。因此,一旦解決了夜間生活適應的問題,沒有人造光的生活就能更健康。另一項研究指出,白天接觸自然光刺激的人在晚上睡得更快、更久。尤其晨光更為有效,在上午8點到12點之間接觸到微弱日光的人,平均入睡時間為45分鐘,相較之下,強光組只要18分鐘就能入睡,還能額外多睡20分鐘,睡眠效率提高2.8%,從數據上看,他們的睡眠問題明顯較少。據這項研究發現,愈長時間暴露在日光下的人睡得愈好,也就是說,日光照得愈多,人睡得愈沉,片斷式睡眠也變少了。享受美好日光近年來,科學家認為,令我們入睡的動力由兩個獨立的系統驅動:一是影響睡眠時間的「生理晝夜系統」;二是監視我們醒了多久,逐步促使睡眠的「自我調節系統」。光線能透過生理晝夜系統改變睡眠時間,這一點人盡皆知。不過美國馬里蘭大學哈特(Samer Hattar)的研究指出,控制生理晝夜系統的眼部感光細胞與自我調節系統息息相關。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時間生物學家高迪金(Marijke Gordijn)說,光照時間和強度不僅能改變生理時鐘驅動的睡眠,也會自我平衡睡眠壓力。此外,日光還會影響情緒,有研究顯示,晨光和日光都能改善非季節性抑鬱症狀。美國紐約州特洛伊市照明研究中心(Lighting Research Center)的費古埃洛(Mariana Figueiro)表示,這也許和晝夜循環有關,以此決定是否能睡得更好。他的研究紀錄中,那些白天接觸大量自然光線者,天亮睡醒後會更活躍,在天黑時就停滯了,所以容易入眠,由此證實睡眠和生理時鐘息息相關。雖然迪克和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範德瓦爾(Gilles Vanderwalle)的研究都指出,接觸亮光能激活大腦中的警覺區,然而德國柏林夏瑞蒂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光線的激勵效果能夠持續一天。實驗參與者表示,如果他們早上接觸明亮的強藍光,晚上就不會覺得太睏,而且反應速度維持不變,並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下降。這項研究也發現光是如何影響人體生理時鐘和睡眠的數據模式。這個觀點顯示,晚間人造光可以替代明亮自然光的效應,尤其是在日光不足、天色較暗的季節。如果孩子們在晚上看藍光螢幕,而他們白天完全沒照射到陽光,那就會產生不良影響,但若是白天接觸明亮的日光,就可能不會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白天讓日光充足,晚上調暗燈光,確實是獲得良好睡眠和健康的祕訣。 前一篇文章 【絕境逢生】如何從災難倖存 下一篇文章 【末世猜想】未來人類存亡的威脅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3【詩】走過康橋2025.09.1104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7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8【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9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10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正念新視角 身體掃描與內在覺察如何在科技時代 增進認知與創造力過度依賴AI 認知衰退有隱憂人為何想去天堂或淨土日常生活情境 運用優勢談判模式敬畏情緒 跨越心靈與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