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昨天清晨5時50分發生規模6.1大地震,全台有感,不少人被震醒,可是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卻在17分鐘後才公布,挨批「史上最慢」、「螺絲鬆了」。對此,氣象局坦承人工檢視定位系統出問題,後續會持續檢討。此外,氣象局也表示,未來2周內可能都會有規模5以下餘震。
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昨清晨5時50分到56分,接連發生4起地震,規模分別為6.1、4.5、4.3、5.2,震央都在宜蘭縣府東方(台灣東部海域)。規模最大的一起,最大震度宜蘭到達4級,新北、花蓮、台北、基隆、桃園、新竹、南投、苗栗、台中、雲林都有3級,彰化、嘉義、高雄、澎湖也有2級,台南、屏東、金門則為1級,全台有感。
通常地震發生5分鐘左右,即可在氣象局App或是官網查詢地震報告,得知震央、規模及震度。不過昨天地震發生後,長達17分鐘後才對外發布,PTT鄉民炸鍋,紛紛質疑氣象局是否螺絲鬆了。
對此,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吳健富說,國家警報跟地震速報推播都照時間發布,但早上人工檢視定位系統卡住,24小時當班同仁發現後就重啟。針對發布時間有所延誤,後續會檢討優化系統。
吳健富說,昨天地震發生在沖繩海槽,菲律賓海板塊往東北隱沒下去,形成島弧或弧後盆地,是島弧擴張所造成的地震。未來1到2周還可能有規模4到5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