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亦純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教育家范仲淹在朝廷擔任高官數十年,生活非常節儉,得到他幫助的人更是難以計數。
范仲淹年老時,在蘇州買了一所「南園」,打算在那裡頤養天年,一天一位風水先生對他說:「此屋風水極佳,後代必出公卿。」他一想,如果真的是這樣,只有自己一家人享用 ,那有什麼意義呢?應該讓大家共同享用,多培養一些人才為國家做事才好。於是他把「南園」奉獻出來改建為學堂,讓蘇州的子弟在那裡讀書,後來蘇州果真人才輩出。
范仲淹曾說,我每天晚上就寢的時候,必定會計算一下,今天國家給我的俸祿,和我今天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相稱?如果相稱的話,我就能夠安心入睡;如果不相稱,就會感到慚愧和羞恥,這個晚上便不能安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他在〈岳陽樓記〉留下的兩句名言。自古很多官商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但是范仲淹的家族,子孫興盛了八百多年,後代高官宰相學者輩出,至今仍是興旺不已,這是祖上有德之故。相較於當今很多官宦之人,不懼天地,不怕因果,讓人不禁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