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寓言】議論愚公移山

文/龔敏迪 |2021.08.02
749觀看次
字級

文/龔敏迪

〈愚公移山〉的寓言,引發過不少思考和議論。近年來席慕蓉在南開大學講演,回答學生就一些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而破壞生態的行為,認為應該學會「對地球退讓」,所以愚公移山是破壞環境,很可怕。北大教授金克木則認為:愚公努力移山,是為了方便自己以及子孫後代,但天帝最後並沒有讓山消失,不過是把山搬到別處堵別人家的大門。

議論者認為,愚公的目的是「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只是平險,開出一條通往溫暖南方的山路,為的是與外面的世界融為一體,他並沒有平山,更沒有移山的意圖,所以不能說愚公破壞自然。「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移山是天帝的事,炫耀自己主宰一切,堵了別人家的大門,同時愚公的努力之功也被代表了去。

復旦大學已故教授嚴北溟在《列子譯註》中說:「愚公移山原意在於打破世人急功近利的眼光,應像愚公那樣忘懷以造事,是無心而為功。」嚴北溟教授是自學成才的哲學史知名學者,對於愚公被困在大山裡,不是自願的,因此不存在搬家的可能性,是有足夠的認識,京城氏孀妻與愚公為鄰,也透露了這個信息。

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以重複將巨石推至山頂證明自我的存在,巨石又重新滾落,而他在支配自己的荒誕中,也證明著諸神的荒誕,世界的荒誕。而愚公「忘懷以造事,無心而為功」,卻是在糞土世人眼中的威權、榮辱,連天帝也被蔑視了。

天帝可以移山去堵別人家的門,也可以重新把山移回來,甚至移更多的山來堵住愚公的出路,但哪怕是「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的力量之微弱,只要大家齊心合力,都挖山不止;「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他們也都來爭取女權、未成年人的平等權力,反抗迫害,不僅「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就是無知的「誇娥氏二子」也會疲於奔命,最起碼,天帝已經不能被愛耍點小聰明的河曲智叟那樣仰視了。

因此,列子的寓言,包含生命的洞見、遠見,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愚公的行為,不是為眼前的經濟利益,也不是簡單為了方便自己及子孫後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