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銀羽球國手曾學智(右)退役後,從小行員一路努力做到副總,是土銀內部勵志典範,也是運動員另創人生職涯的標竿。圖/資料照片
1981年第2屆台北國際羽球賽,曾學智(右)與搭檔劉漢嘉,打進決賽。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東京奧運我國選手奮力進攻、屢創佳績,讓全民熱血沸騰。運動選手為國爭光,背後是數十年的養成,除選手的天分和毅力,包括日常培訓、世界征戰到退休後的照顧,政府的支持遠遠不足,不少金融業扮演了體育推手的角色。公股銀行早期因政策任務要支持國家體育運動發展,現在長期贊助體育已成為企業的CSR(企業社會責任), 大型金控成立球隊並舉辦大型賽事、公股銀行給予球員職涯保障,規模小的金融業則「押寶」贊助年輕運動員。
此次東奧選手不少都有金融業的支持。合庫銀行旗下有羽球、桌球及棒球隊,包括戴資穎、周天成、王子維,莊智淵、陳建安、林昀儒與鄭怡靜等東奧選手,都是合庫球隊隊員;剛獲得東奧金牌的王齊麟、李洋,是土銀羽球隊的成員;富邦金控長期贊助郭婞淳及潘政琮,各獲東奧舉重金牌及高爾夫銅牌;勇奪舉重銅牌的陳玟卉是一銀舉重隊的好手;鞍馬王子李智凱背後則有華南金控的長期贊助。
押對寶 正面效益驚人
除為企業形象贊助已成名的選手外,金融圈人士指出,公股銀行或大型金控成立球隊或培育選手都是從小深耕培育,經營職業球團及球隊也耗費鉅資,每年預算高達數千萬至數億元,對企業帶來的企業形象、宣傳、產品代言等正面效益也大。財力有限的小型金融機構,只能找黑馬、潛力型選手,押對了有助於企業形象,當然也可能押錯寶,最擔心就是選手可能因為私領域事件造成形象受損,所以在押寶前都會仔細了解選手的個性與品行。
曾學智 升至銀行副總
公股銀行很早就以成立球隊的方式支持運動員,透過建教合作等方式從國中開始發掘並培育潛力選手,再依據表現納為預備及正職隊員,隊員兼具行員身分,未來退役卸下球員身分後,可轉任教練、顧問或銀行行員,球員年資併計,不但無後顧之憂,還有機會再創職涯另一高峰。土地銀行副總經理曾學智就是土銀羽球隊國手退役後轉任,從小行員一路努力做到副總,是土銀內部勵志典範,也是運動員另創人生職涯的標竿。
羚羊pay 網友聲聲催
土銀羽球隊四十五年磨出奧運金牌,此次「麟洋配」創下台灣羽球奧運男雙空前最佳紀錄,讓網友瘋狂,紛紛喊著要去土銀開戶、辦信用卡,呼籲政府不要推「台灣pay」改推「羚羊(麟洋)pay」,企業形象大加分。前奧運國手、藝人江宏傑是合庫桌球隊成員時,也是合庫信用卡最佳代言人。
土銀主管表示,優秀的運動員機智、聰敏、反應快,自律度高,應變及危機處理能力都優於常人,在補足金融專業、熟悉金融業務後,轉任行員表現大都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