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苦民所苦 普發現金

 |2021.08.01
5382觀看次
字級

全國疫情警戒目前降至二級,防疫政策逐漸鬆綁,行政院再度著手研擬發放振興券,以刺激低迷的民間消費,規畫比照去年「三倍券」,將推出「五倍券」。這次疫情全國封鎖兩個月,不只商家受困,民眾遭生計困難,他們更需要政府普發現金以應付各種基本開銷,非加乘幾倍的振興消費券。

在行政院釋出將比照去年的「三倍券」,再度推出振興消費券後,藍綠陣營紛紛加碼喊出「五倍券」、「六倍券」,甚至「十倍券」。報載行政院傾向發放「振興五倍券」,最可能的方案是民眾自付一千元可「買到」五千元的消費券,因為需要籌畫印券、發放等事宜,最快可能在九月推出。行政院這次仍以用於餐飲、零售、旅宿、藝文展演等四大行業優先。

這次政府和社會關注的重點,不宜放在該發放幾倍的振興消費券上,而須歸零思考,考慮如何將錢花在刀口上,幫助整體民間脫困,而非僅刺激民間消費、「振興經濟」與振興商家而已。

行政院這次仍沿襲二○○九年與去年的舊思惟,主張因為消費低迷導致經濟不振,因此用消費券或振興券刺激全民出來消費。前兩次政府發券而不發現金的主要理由,就是擔心發現金可能會讓民眾把政府發放的錢「存」起來而不消費,失去了振興經濟的效果。

今年疫情全面封鎖了兩個月,許多基層民眾遭遇的已不只是喪失消費能力,而是基本生計都受威脅,與前兩次發券的情境已不相同。

這次政府即使發放五倍、十倍的振興消費券,但對於生計受困的民眾,今年可能連買券必須自付的一千元都已無力拿出,而且眼前或許還有各式各樣的基本開銷與種種生活帳單,例如水費、電費、瓦斯費、電信費、小孩學費……等。若硬要民眾買券來消費,如上餐館用餐、到風景區遊玩住宿、去百貨商場買衣服鞋子包包、看電影看表演等,對這些已經無力生計的民眾情何以堪?普發現金不限制要求用於吃喝玩樂的消費,恐怕才能稍稍紓解民眾一點點的生活壓力。

這次中央政府雖已推出到第四版的紓困政策,甚至還有「紓困4.0的精進方案」,但因為各項紓困又有檢附證明、又設下許多條件,基層民眾或個體戶的小微商家仍是漏網之魚,沒有辦法領到紓困金的更大有人在。如果說,政府發放的六千八百億元紓困經費都不怕被「存」起來,那總預算大約一千億元的振興券發成現金又有何礙?

振興券雖採用紙本和數位兩種方式,但去年的「三倍券」,在全國領券的九成八人口中,只有百分之七的民眾選擇使用數位券,其餘九成三的民眾都選紙本券。政府去年為了印製紙本振興券以及運送、發放等成本就花了二十三億元;試想,這次如果發放五倍券,印製費用勢必再增加,如果將印券等成本直接發放現金,政府節省的費用,等於又可多了數十億元的預算可用於紓困。

今年台灣的疫情非比尋常,造成基層人民的生計損害更是史無前例。與其為德不卒的發放強迫人民吃喝玩樂消費的振興券,不如不問資格、不限用途的普發現金,這才是真正的苦民所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