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阻憂鬱病毒蔓延 要從源頭投藥

陳琴(台北市/資深媒體人) |2007.10.12
487觀看次
字級

衛生署自九十二年起推動「憂鬱症共同照護網」,已成為自殺防治策略方案的重要一環,在建置照護網方面,各地方已訓練數千名非精神科的診所醫師,進行憂鬱症基礎診療。

初看似有成效,然而國人自殺數字只增不減,而憂鬱症患者的數目也逐年高升,可見這項照護網有強化的必要。

以台北縣日前發布的成效為例,台北縣衛生局為了持續辦理憂鬱症共同照護網,以板橋、三重、中和、永和、新店、淡水等六區作為辦理地區,除原本規畫的十八家醫療院所外,再增九家完成認證教育訓練,成為共同照護網的社區照護站,還組成跨層級、跨專科的團隊,提高憂鬱症患者的篩檢率及診治率。

各地方都有類似台北縣的作為,然而這些努力似乎都感不上「憂鬱病毒」蔓延速度。據世界衛生組織在二○○二年的統計,全世界約有百分之三的人罹患憂鬱症,而憂鬱症的終生盛行率約為百分之十五,女性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到二○二○年時,憂鬱症所造成的整體疾病負擔,將成為所有疾病的第二位,與癌症和愛滋病並列為二十一世紀三大疾病。

至於台灣的狀況,據衛生署調查,全國十五歲以上的人,約百分之九有中度以上的憂鬱症狀,其中男性為百分之七、女性百分之十一,更有百分之五有重度憂鬱症狀,高於百分之三的世界平均值;而董氏基金會最近調查,大學生自認有憂鬱情緒嚴重到要就醫者高達四分之一,這樣的警訊實在應該正視。

目前憂鬱症共同照護網的作法都是從治標著手,沒有考慮到治本之方。儘管從衛生署到各地方衛生局都卯足全力,從各方面試圖挽救憂鬱症患者,卻無法遏止憂鬱症像病毒般蔓延,每天都有人燒炭、跳樓自殺,每天都有親人朋友拿刀互砍的新聞,這根本是社會戾氣張揚的現象。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主因還是在政治不清明、政府無能。經濟不景氣導致的失業潮,讓許多家庭活不下去,倒是一些投機者趁機搞詐欺、暴力討債、綁架勒贖,一層緊扣一層就像食物鏈一樣,年輕人看看社會這個樣子,覺得沒有前景,也跟著憂鬱。

現在各地方實施的共同照護網,多是根據台北市前衛生局長邱淑媞所提出的從「早期發現」、「正確轉介」、「妥善治療」及「群體教育」四大方向著手,但如何減緩憂鬱症「疫情」的蔓延,卻不在照護網的範圍內,治本之道當然是從源頭著手,讓民眾找回快樂、過幸福平安的生活,不從根本著手,再多的照護網也是徒勞無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