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鶴寶寶 依偎媽頸上撒嬌 |2021.07.29 語音朗讀 20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加拿大鵝。圖╱取自奧杜邦官網紅翅黑鸝和睡蓮。圖/取自奧杜邦官網沙丘鶴。圖╱取自奧杜邦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為提倡自然保育、展現鳥類生態之美的「二○二一年奧杜邦攝影獎」(2021 Audubon Photography Awards)日前揭曉,來自美國五十個州、華盛頓特區和加拿大十個省的參賽者參加比賽,展示北美鳥類攝影的最佳作品,在近二千五百幅參賽作品中,業餘攝影師弗雷澤(Carolina Fraser)憑藉〈洗沙浴的走鵑〉作品獲得年度大獎。弗雷澤的照片中,一隻走鵑在太陽的背光下洗沙浴。他說,在一個炎夏日落之前,為了拍攝這隻走鵑,他用手肘爬過碎石路,手動調整白平衡,直到捕捉到這隻沐浴在金色陽光下的鳥。此外,尤里(Robin Ulery)所拍攝〈沙丘鶴〉得到業餘獎獲勝者,她三年來一直在家附近觀察一對沙丘鶴,在今年春天,尤里拿起相機划船出去查看牠們,驚見兩隻雛鳥終於孵化了。然而,狂風使得拍攝具有挑戰性。尤里不得不提高快門速度和感光度來補償。在這樣的條件下捕捉到這千載難逢的一幕。獲得鳥類植物獎的唐納德(Shirley Donald),則是在睡蓮之間划船時,看到雌性紅翅黑鸝從睡蓮跳到另一朵睡蓮,從黃色和白色的花朵中取出昆蟲餵食雛鳥。拿下青年榮譽獎的朗斯坦(Josiah Launstein),則記錄下加拿大鵝在捍衛自己的領域時,從水裡跳出來抵禦入侵者。其他亮點包括首次設立的雌鳥獎。由於羽毛低調,雌性鳥類在鳥類攝影和保護中經常被忽視。Elizabeth Yicheng Shen拍攝雌性北鷂張開翅膀的照片,證明雌性鳥類即使沒有五顏六色的羽毛也能如此雄偉。2╱3北美鳥類 受到滅絕威脅對每一幅得獎作品,奧杜邦協會都詳細介紹攝影者鏡頭背後的故事,以及被拍攝對象的鳥類知識,讓讀者在欣賞影像之餘,更能了解這些鳥類的習性以藉機教育民眾。由於這些照片使人們對鳥類的美麗著迷,根據奧杜邦二○一九年氣候科學報告,三分之二的北美鳥類受到氣候變化滅絕的威脅,其中包括這些獲獎作品所拍攝和奧杜邦協會(The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前一百名收藏中的物種。奧杜邦學會是非營利性民間環保組織,以美國著名畫家、博物學家奧杜邦來命名,致力於野生動物和環境保護,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團體之一。奧杜邦的國際聯盟計畫(IAP)匯集整個西半球的人們,共同致力於在重要鳥類區(IBA)實施保護解決方案。奧杜邦並經營一所自然中心,致力於推廣鳥類保護區和其他自然區域,希望幫助建立人與自然之間的終身聯繫,為年輕和多元化社區的保護培養管理者。 前一篇文章 貓熊保護中心 喜迎2對雙胞胎 下一篇文章 工人掘井 挖出28億星光藍寶石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4【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5【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6【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2025.11.0207【看人間】老人應要活得快樂,而不是活得合理2025.11.0408社論--做自己的數位主人2025.11.0209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⑤2025.11.0110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愛犬救命 飼主創收容所回報毛孩貓咪變胖卡縫隙 一臉委屈瑞典幸運兒 挖到一鍋中世紀寶藏68歲兒帶91歲母慢遊大陸 2年行7萬公里羊咩咩巡遊馬德里 提醒關愛土地動物園柯基獅 短腿反差萌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