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恩‧威廉斯一八七二年生於英國格羅斯特郡。父親是當地的牧師,小沃恩‧威廉斯自幼學習鋼琴及小提琴。
畢業於三一學院及康橋大學後,進入皇家音樂學院學習作曲。之後又赴柏林與巴黎學習,是法國著名作曲家拉維爾唯一的私人學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沃恩‧威廉斯在皇家音樂學院任教。他的作曲家生涯要到三十五歲那年首次演出六首歌曲《在溫洛克邊界》才真正開始。生命最後的十年之內,他一口氣創作了四部交響曲,最後一部作於八十五歲高齡。
與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一樣擁有強烈的民族意識,沃恩.威廉斯對英國本土的民歌情有獨鍾,積極鑽研與收集鄉間民歌,融入自己的創作中。與此同時,他也編輯並出版了《英國讚歌集》,其中包括收錄了英國傳統的教堂音樂。
沃恩‧威廉斯的創作體裁廣泛,作品數量不少,被譽為代表作的有九部交響曲、多部管弦樂小品、大量聲樂作品等,其中《綠袖幻想曲》最令人津津樂道。
《綠袖》一曲本是民間曲調,自英女皇伊麗莎白時代就開始傳唱,沃恩‧威廉斯將此曲的旋律作為創作的中心,完成了整部管弦樂隊幻想曲。
九部交響曲之中,《第二交響曲「倫敦」》最深入民心,整部作品中可以找到泰晤士河上的破曉、大博物館區的動態,都是倫敦所給予的印象。
與同一時代的前衛先鋒創作相比較,沃恩‧威廉斯的作品顯得保守,可是卻是銜接古典浪漫派別和新式現代創作的橋梁。他的作品重視旋律,大多平易近人,典雅而優美。
在音樂創作上,沃恩‧威廉斯提倡年輕作曲家應當以本身的文化傳統做為傳達主題,必須先熟悉自己的民族,才能進一步研究及發現想要達到的目標。
為此,他一生在從事教學與創作的同時,也積極參與帶動社會音樂活動,指揮業餘合唱團,關心青年音樂家的動向和成長,對英國本土的音樂發展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