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花瓶拼黏觀音 陳三火隨緣創作 江俊亮 |2021.07.08 語音朗讀 22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三火的剪黏作品〈八家將〉。圖/陳三火提供陳三火創作時,會將腦袋放空、讓心無罣礙,他認為這樣作品才會有靈氣。 圖/陳三火提供陳三火的剪黏作品〈觀世音〉。圖/陳三火提供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剪黏,是一種隨緣創作」,藝師陳三火拿著「槓槌仔」把瓷瓶敲碎,再拿著鐵鉗剪修破片,把碎瓷一片片鑲嵌到灰泥裡,作品巧奪天工,如蛹化生。他說:「陶瓷敲碎後,會裂成什麼形狀,無法掌握,所以隨緣。」去年獲文化部登錄為「人間國寶」的陳三火,人稱「火獅」,曾獲「南瀛獎」、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等獎項。陳三火在家排行老三,父親從事寺廟彩繪工作,由於父親認為他命格中缺火,於是為他取名「三火」。落實環保 廢棄物再利用陳三火的剪黏技藝,都是胞兄李世逸所教。他說,早年台灣生活艱困,於是父親安排每個兒子學習不同技藝, 以分散風險,大哥學剪黏、二哥學泥藝,他則學木雕,在他初中畢業前夕,父親已為陳三火找到木雕師父,師徒兩人已經見過面;不料,有一天,他到父兄工作的寺廟工地「探班」,看到大哥的師父正在做剪黏,竟看得入神,於是初中畢業後,就跟著大他九歲的胞兄李世逸學習。陳三火說,剪黏又稱「剪花」、「嵌瓷」,是發源自中國大陸南方的一種瓷片拼貼鑲嵌藝術,作法是先將瓷片「剪」裁成形,再「黏」於灰泥表面,藝師要有繪畫、造型與雕塑的底子;在日治時代,唐山師傅來台灣施作剪黏,通常會以瓷碟碗盤為材料,有些藝師也會撿拾廢棄的破碗、碎瓶來施作,可謂廢棄物再利用的最佳寫照。二○○四年,陳三火在台中豐原慈濟宮工作,看到水池旁有廟方棄置的碎花瓶,於是隨手撿起,利用碎花瓶拼黏出一尊達摩像,從此開啟了獨特、創意、環保的「隨緣技法」剪黏藝術。由於台灣的剪黏藝師不多,加上很少人將剪黏昇華為純藝術創作,因此胞兄李世逸往生後,讓他萌生「由匠轉藝」的念頭。心無罣礙 屋頂上藝術家他認為,唯有腦中放空,心無罣礙,隨緣創作,作品才會有「靈氣」。陳三火說,他自創的「隨緣」技法,是想到哪裡,就做到哪裡,但也因為太隨緣了,有時未細究掌故,曾因此而鬧出笑話;他說,自己曾創作一尊「七爺」,但未細究七爺手上拿的刑具,有一天,媽祖廟的乩童突然跑到家裡來:「七爺說這尊做錯了,應該拿手銬才對!」讓他覺得不可思議。陳三火說,古人有惜福愛物的美德,剪黏藝師更利用廢棄瓷器、花瓶、破壺、爛瓦來創作,隨緣惜福、落實環保,他走出寺廟,從事隨緣創作,除了是一種使命,也希望見證剪黏的歷史與轉變,讓剪黏藝術能繼續傳承。剪黏創作迄今超過半世紀,陳三火在全台施作的廟宇超過百家,甚至有「屋頂上的藝術家」之譽,街坊鄰居都說他是「寶」,但他仍謙稱:「我只是草,不是寶」。對於獲認證「人間國寶」,陳三火說:「若我有些許成就,都要感念已故胞兄,帶我走進剪黏殿堂。」 前一篇文章 仁嘉隆疫苗中心 東禪義工護村民 下一篇文章 法華講壇讀華嚴 親近善知識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光明大學好苗子 獲菲國傑出學生獎美國靈祇精舍落成開光 西來寺見證歷史北美洲聯誼會 AI翻譯助跨文化弘法 作者其他文章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小童軍義賣餅乾 支持寮國教育螢河鐵路南華好書義賣 所得捐偏鄉小學媽祖畫家曾良美 彩繪慈悲與莊嚴南華推生命教育 培育生死教育師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