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的故事」系列報導(五)「奇裝異服」的奧運

(蘇嘉祥) |2007.10.07
665觀看次
字級

一個世紀前的奧運在萌芽階段,運動員被嚴格要求不可接受金錢資助,選手不懂什麼叫「廣告」、沒有「經紀人」這個行業,大家都是為運動而運動,體育的後頭沒有很大的商業行為,所以器材比較簡陋,服裝比較樸素。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20世紀初期的奧運,很多場館設備相當粗糙,有的便宜行事,有的因陋就簡。而參賽選手的服裝更是千奇百怪,不但違反健康,還綁手綁腳,實在和運動會要求更高、更強、更快理想,相去甚遠。

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奧運只有男人可以參加,當時要求所有選手必須一絲不掛,以免私藏武器。20世紀的選手穿上衣服了,但卻包裹得密密麻麻,有如棕子、伸展不開,尤其是女選手在加入比賽後,當時民風未開,每位選手穿長袍、長裙,在運動場上曳地而行,一套衣服布量可以作成十套現在運動衫。

網球是啟蒙時代奧運的當然比賽,許多歐洲貴族特別喜歡參賽或觀戰,當時的男選手穿長褲、長衫,就差沒打領帶參賽。女選手更苦,她們不能露出小腿、小臂,所以頭戴寬盤帽,上身著膨膨的長袖衫,下身是百褶長裙,在草地或紅土球場上,跑起來很不方便。但當時「四大賽」也是如此比賽,大家也就見怪不怪。

游泳是必辦的比賽項目,當時男選手穿上「連身式」泳裝,和早年的舉重選手沒有兩樣,以當今「輕快短小」的游泳裝原則看來,實在好笑。

但是女選手的泳裝更樸素,保守的年代,長褲居然都穿到泳池來了,有的褲腳邊還打上蕾絲,真不知她們是來爭取速度搶第一,還是來作時裝表演。

現代的田徑蒙多跑道鮮艷亮麗,好看又有彈性,很容易創造新紀錄,但一百年前沒有發明PU塑膠,跑道有千百種,好一點的以壓碎的煤碴加紅磚粉打實,澆上水以後是極品。

比較草率的奧運會場,就以泥巴跑道應付,選手跑第一次時還好,第二輪以後泥巴四散,坑坑洞洞,內道跑過的人多,坑洞更大,如果下一場雨積水,跑道有如野外的放牛場,一個不小心還會扭傷腳踝,成為災難。

業餘時代的奧運,沒有商業贊助,奧運好壞,完全就看承辦國家及城市是否有心,無果遇到馬馬虎虎的,奧運想創造佳績實在有如椽木求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