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 石母祠

文/梁純綉 |2021.06.29
3793觀看次
字級
苗栗公館石墻村的石母祠。圖/梁純綉

文/梁純綉

一日,和母親走在鄉間小路,赫然發現路邊有一石碑,上面刻有「石母祠」三字,內心很是疑惑,怎麼會有人供俸石頭,且將它視同母親?

石碑上記載:「自古以來流傳一種風俗,孩子出生之後,經常遭逢危厄疾病或不易撫養,有錢人家會認拜外人當義父義母,而貧戶人家無多餘財帛來認拜,只得以有靈氣之大石頭為義父母,期盼能庇佑孩子好好成長。」看了石碑上的文字,再加上母親的解說,豁然明白,對於天下父母心,又多了一番體認。

母親說:「你外婆生了十個孩子,食指浩繁,家裡環境又苦,三餐溫飽都成問題,最擔心孩子生病了,哪有閒錢就醫?住家附近有一塊石頭,鄉里的人都說它有靈性,會保佑孩子平平安安,所以,外婆的十個孩子還有另一個母親——石母。」

我好奇問道,既然要認石母,有什麼膜拜儀式嗎?母親說:「早期所說的石母,就是一顆石頭而已。善男信女帶著香,牽著孩子,舉香稟告石母後就算『認娘』了,逢年過節,則較隆重,會準備三牲祭拜。」

母親接著又說:「後來,有人認為讓石母在荒郊野外風吹雨淋,過於委屈,於是搭建廟宇或設護欄讓祂安身;石母坐落在廟裡後,有些廟方會給小孩一枚古銅錢,以紅線串起做為護身符。」

有了上述的因緣,筆者繼續田調有關石母的傳聞,大抵六十歲以上,成長於農業社會,居住在桃竹苗山區的客家人對此習俗較有印象,本身往往也是石母的義子,而年輕人則感到陌生。

自古以來,人們常把石頭視為力量、生命、富饒、永恆的象徵,而石母祠更蘊含孺慕之情及母愛的偉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